棄子
一個剛出生便被其生父盼著速亡,一個是因為不愿拖累家庭、而在醫院衛生間懸梁自盡的中年農婦。兩個一生一死的悲劇背后,是困難家庭在重病襲來時不堪一擊的社會現實。
責任編輯:曹筠武 楊繼斌
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本報編發此組報道:《棄子》和《天亮前死去》。兩文的主人公,一個剛出生便被其生父盼著速亡,一個是因為不愿拖累家庭、而在醫院衛生間懸梁自盡的中年農婦。兩個一生一死的悲劇背后,是困難家庭在重病襲來時不堪一擊的社會現實。
從2003年7月開始試點實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極大提高了農民及進城務工者抵御重大疾病風險的能力,但要從根本上避免這樣的悲劇,尚需整個社會為此付出更多。
因為不敢面對看上去永無休止的醫療費用,他決定放棄剛剛出生的兒子,以保全一家人捉襟見肘的生活。
夢想過上有尊嚴生活的年輕父親,和敬業的醫生,就一個孩子的生死產生分歧。在人性和醫德之下,擺著最根本和最殘酷的問題:錢。
陳立仍然覺得羅軍“沒有醫德”,他認為是后者讓他陷入了他最怕的泥潭之中。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陳立決定去揍一個醫生。這個醫生在五天前救活了他的孩子。
五天來,這個第二次當父親的中年男子,處于一種對未知命運的極度恐懼中。2011年11月8日早晨10時許,恐懼被一紙診斷書所點燃,并迅速化為憤怒:他的兒子被確診患有“缺氧缺血性腦病”,他開始痛恨讓這個孩子以及讓這個孩子存活于世的人——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羅軍。
攥著診斷書的拳頭,沖上了深圳市第二醫院住院部的七樓。羅軍正坐在辦公室里與患者聊天。
“你這個沒有醫德的狗屁醫生!”陳立邁步向前,揮出的右拳把瘦削的羅軍從椅子上撂倒在地。陳立沖上去補了一腳。羅軍跑出辦公室,陳立沖了上去,又將其撲倒在地上。兩個人糾纏在滿是臨時病床與待產孕婦的走廊上。
短暫的錯愕后,羅軍的同事方才反應過來,將兩人拉開。“我要和一個傻瓜過一輩子了!”陳立隔著人群,對著羅軍大罵,“我說過不要孩子了,為什么還要給救回來!”
右手和膝蓋開始流血的羅軍,看清楚了揍他的人是誰。羅軍也憤怒了,吼叫著往前沖:“你這個父親可以不要小孩,我這個醫生不能見死不救!”
婦產科里近百個孕婦和家屬、醫生與護士,看到了離奇到近乎荒誕的一幕:一位醫生因為救了別人的孩子而被打;一位父親則因為自己的孩子被救而打人。
警察隨后趕來,將兩人帶至華富派出所調查。陳立在警方要求下寫了一封道歉信,在信里他雖然承認“打人解決不了問題”,但更多的仍是對醫生的暗暗埋怨:“羅醫生多次向我強調,孩子生下來會是個有腦病的孩子……我說小孩我不要了,但羅醫生仍全力搶救。”
“如果見死不救,那才真是醫生失職。”莫名其妙遭人毒打,讓羅軍感到委屈和憤怒,“他不是人!更不配為人父!”11月10日,羅軍再一次撥打了報警電話,告知警察“辛苦搶救回來的一條小生命,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