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么和“十萬”個怎么辦中國電視劇編劇的困惑和思考
編劇們心里裝著十萬個為什么:面向歷史和現實開礦,挖掘的尺度能有多大?怎樣避免“形式雷同”?怎樣表現不算“格調低俗”、“過度娛樂”?業界好口碑的戲卻收視率慘淡,尷尬如何解決?
責任編輯: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彭軍淋
2011年,電視劇生產機構向廣電總局申報的電視劇項目有三萬多集,其中有一萬集沒被批準。
2011年11月7日,首屆“中國電視劇編劇論壇”開幕當日,臺上編劇們矛頭直指廣電總局新頒布的“限娛令”。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在臺下一言不發。“今天編劇是主角,我是來聽聽他們怎么說的。”李京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半年前,李京盛在電視劇導演委員會上公開對“穿越劇”、“翻拍劇”表態,稱“現在的穿越劇毫無歷史觀可言……不足以提倡”,明確表示短期內不允許翻拍四大名著。
“我強烈要求,不應該對中國文明所有的,包括了民族優秀價值觀的戲有限制……如果一直在限制,我們驕傲的根源就沒了!”編劇鄒靜之有些激動。這番話得到了現場最持久的一次掌聲,有人直接叫起好來。鄒靜之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編劇委員會成立僅半年,職責之一就是為編劇維權。
創作《鋼鐵年代》時,高滿堂寫到了“黨對知識分子的關懷”。 (南方周末資料圖)
按廣電總局的官方數字,2010年出品的國產電視劇達到1.4萬集,每天生產40集;2011年前三季度國產電視劇產量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中國早已是電視劇生產第一大國”。
相比“第一”,編劇們更在乎另一個“三分之一”——2011年,電視劇生產機構向廣電總局申報的電視劇項目有3萬多集,其中有1萬集沒批準拍攝。
“這里面有很多原因,手續不全,題材過于重復,還有就是自己不了解這個行當,沒有資質的也跟著一塊兒亂報。”李京盛對編劇們解釋。
緊接著的“古代戲”、“年代戲”、“現代戲”分組討論也不輕松。編劇們心里裝著十萬個為什么:面向歷史和現實開礦,挖掘的尺度能有多大?怎樣避免“形式雷同”?怎樣表現不算“格調低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