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發票上的文明

餐畢埋單,發票可以刮獎,分給席間諸位,試試誰的手氣好,聽到失望的聲音,不用看,就知道刮出來的是三個字:“謝謝您”,偶爾有人歡呼,同樣不用看,刮出來的一定是錢的數額,比如“壹拾元”。都是納稅人,為什么沒有中獎的需要道一聲謝,中獎的卻不需要謝謝人家呢?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江維維

都是納稅人,為什么沒有中獎的需要道一聲謝,中獎的卻不需要謝謝人家呢?

餐畢埋單,發票可以刮獎,分給席間諸位,試試誰的手氣好,聽到失望的聲音,不用看,就知道刮出來的是三個字:“謝謝您”,偶爾有人歡呼,呵呵,同樣不用看,刮出來的一定是錢的數額,比如“壹拾元”。

這熟視無睹的場景,每天都在各個餐飲店上演。人們似乎已經熟悉了這樣的游戲,所以,很多人在刮發票時,為省力氣,只刮一個字,如果出現一個字“謝”,就立即把發票一扔;只有看不到“謝”字,才有繼續刮下去的興趣。

我善意地猜想,發票用語設計者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刮到獎的要出現獎勵的金額,刮不到獎的總不能粗魯地告訴對方“你沒有中獎”吧,印上一句文明禮貌用語,既是婉轉地告訴對方沒有中獎,而且多印一些文明禮貌用語也是在做文明宣傳吧,反正空著也是空著。

只不過這仍然有意無意顯示出權力的傲慢和荒唐的邏輯,本來發票刮獎的目的,就是要鼓勵消費者索求發票以促進國家稅收,其獎勵消費者的金額不過占稅收很小的比例,無論中獎不中獎,消費者都是納稅人,為什么沒有中獎的需要道一聲謝,中獎的卻不需要謝謝人家呢?

我知道各種文明檢查,都會要求被檢查對象,在媒體上刊播多少公益廣告,在大街小巷刷了多少文明標語,在單位上下印了多少宣傳材料。我不知道檢查團會不會留意到發票上的文明,即使留意到了,也會夸獎說:不錯,又多了一個文明宣傳的通道和陣地吧。

可是誰能想到,發票沒中獎刮出“謝謝您”,其現實效果卻演化出一種反諷:“謝謝您”成為運氣不好的代名詞,文明禮貌用語成了最不受人歡迎的東東。

發票并不是個例,在各種促銷活動中,我們都能夠看到這種文明用語和現實利益非此即彼的單項選擇。比如這個笑話:一小學生進考場做題,需寫“恩惠”二字,而“惠”字不會寫,苦思冥想無果。忽竊喜——考試時帶了瓶飲料進場,蓋內應有“謝謝惠顧”字樣。遂假裝喝水,擰開瓶蓋。暈??!只見蓋內赫然印著“再來一瓶”。

不僅是發票和瓶蓋,這個社會在無數的細節,默許和縱容著文明的脆弱。老實的,比不過亂來的;禮貌的,玩不過罵人的;救人的,斗不過誣告的;文明守法的,拼不過潛規則的。我們有這么多公益廣告、文明標語和宣傳材料,可是鋪天蓋地的宣傳,卻經不住小小發票和瓶蓋的輕輕一擊。什么時候開始,赤裸裸的金錢就赫然和文明對立,并雄踞在文明之上?發票上文明的尷尬,是這個物欲時代的反應,又潛移默化地養成著時代的物欲。

近年來,“核心價值體系”成為熱詞。我覺得“體系”一詞至為關鍵,而“體系”,不止是若干范疇的邏輯組合,更應該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們不能在每一個細節拯救文明的尷尬,我們就會在一個個“小悅悅事件”上,看到我們自己和我們周圍,在冷血、冷漠地冷卻下去。

價值就是選擇。在小悅悅身邊,請選擇伸出援手;在發票上面,請選擇在“壹拾元”之后,加印三個字:“謝謝您”!

(作者為廈門衛視總監)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