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器為何失敗率高
最重的太空垃圾將于三個月內墜回地球。每一次失敗的火星任務背后都有具體的原因。搭載“螢火一號”的俄羅斯火星探測器出現故障的確切原因目前仍然未知。
責任編輯:朱力遠
最重的太空垃圾將于三個月內墜回地球
每一次失敗的火星任務背后都有具體的原因。搭載“螢火一號”的俄羅斯火星探測器出現故障的確切原因目前仍然未知。
最重的太空垃圾
在地球通往火星的路上住著一個妖怪,它通身綠色,帶著一些黑色斑點,臉是粉紅的,有一張血盆大口。美國的航天工程師們把這個妖怪叫做“銀河系食尸鬼”(Great Galactic Ghoul)。
從1960年代開始,他們就“發現”了這個妖怪的存在,因為他們發射到火星去的探測器常常莫名其妙就不見了。就像四百多年前的航海地圖上會在危險海域標注“這里有龍”一樣,航天工程師們在任務失敗時會用“銀河系食尸鬼又把探測器給吃掉了”這樣的戲謔來平衡失落的情緒。
2011年11月9日,我國第一架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由俄羅斯火箭“天頂-2SB”發射升空。 (CFP/圖)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在2011年第一次遇到了“銀河系食尸鬼”。11月9日,我國第一架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由俄羅斯火箭“天頂-2SB”發射升空。“螢火一號”搭載于一架叫作“火衛一-土壤”的探測器上,計劃中后者要去火星的一顆衛星上采集土壤樣本,順便把“螢火一號”釋放到火星軌道上去。
據“螢火一號”工程應用首席科學家吳季在發射之前的說法,對于中國來說,在還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深空測控網之前,借用俄羅斯的探測器一同飛往火星,并開展聯合探測,可將我國科學家利用自主的探測數據、深入開展對火星研究的時間提前。
然而,俄羅斯的火箭升空之后,“火衛一-土壤”號探測器點火失敗,導致它連同“螢火一號&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