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急“上山”
各大發電集團、風機制造商,紛紛將目光投向貴州高原風電開發。盡管昂貴的開發成本導致盈利前景堪憂,以及存在產能過剩的潛在危險,但仍難阻淘金者的步伐。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趙振江
平原瓜分已畢,海上酣戰不已,現在各大發電集團、風機制造商,紛紛將目光投向貴州高原風電開發。盡管昂貴的開發成本導致盈利前景堪憂,以及存在產能過剩的潛在危險,但仍難阻淘金者的步伐。
“山大王”搶風
迷漫的大霧中,一輛輛拉著風機葉片、風機塔筒的重型卡車,正在貴州省海拔最高的路段——梅花山路段上緩慢爬行。
這是11月中旬的一天,偏遠的黔西北已入初冬。這些四十余米長的風機葉片,拆分后仍有二十余米長的塔筒,在坡陡彎急、海拔二千多米的山路上,即便大霧,依然顯得頗為扎眼。
在氣候惡劣和地形復雜的貴州高原圈風,電力企業、風機制造企業要想盈利并不容易。 (李向輝/圖)
這些龐然大物的目的地是貴州省畢節地區的威寧縣。在這個小縣城四周平均海拔2500米的高山上,一排排的風機正在悄然豎起。
以威寧縣內的326國道為界,國電龍源貴州風電公司(以下簡稱“龍源”)和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劃分了“勢力范圍”。
其中,龍源規劃開發的風電容量為70萬千瓦,目前在建西涼山和馬擺大山風電場預計年底投產。華能規劃開發容量80萬千瓦,目前在建4個項目,其中百草坪、祖安山兩個風電場也將于年底投產。
據威寧縣發改局局長徐勇介紹,威寧目前探明可開發的風力資源為150萬千瓦,龍源和華能幾乎包圓了威寧可開發的所有風資源。
同樣,70公里開外的赫章縣也在迎接遠來的客人。在這里,裝機4.9萬千瓦的韭菜坪風電場一期已經在2011年4月并網運行。這個建設在海拔接近3000米的俗稱“貴州屋脊”的風電場,也是貴州第一個風電項目。
“具備開發條件的山頭,基本上都有主了。”當地的一位風電開發商說道。目前,赫章縣在建、規劃風電場規模已達到100萬千瓦。
這只是貴州風電開發的一個縮影。在目前貴州規劃建設的90個風電項目中,畢節地區占據了其中的一半。
在貴州省能源局新能源處處長卓軍的辦公室里,掛著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