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不同的慶祝
1906年9月1日,朝廷發布了仿行立憲的上諭。立憲派和紳商學子認為,朝廷不待人民請求,宣布仿行憲政,使國家開始由數千年沿襲的封建專制政治邁向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誠為古今未有之盛舉。
責任編輯:劉小磊
【晚清史事叢談】
1906年9月1日,朝廷發布了仿行立憲的上諭。上諭雖然存在著政權開放有限、沒有明確立憲的年限等等缺點,但卻敢于公開承認中國的政治制度不如資本主義優越,確立了實行立憲的基本國策,表明了清政府對于政治改革具有一定的誠意和決心。
走憲政之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社會的巨大進步,符合人民的利益愿望。因此,上諭發表以后,立憲派和紳商學子認為,朝廷不待人民請求,宣布仿行憲政,使國家開始由數千年沿襲的封建專制政治邁向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誠為古今未有之盛舉。就像一條行駛在汪洋大海中的舊船,遇到險風惡浪,天昏地暗,莫辨東西,不見口岸,突然看見一道光明從海而生,從天而降一樣,以為中國就要轉弱為強了,從內心深處發出歡呼。他們破涕為笑,奔走相告,額手相慶。
與歡呼的同時,立憲派和紳民自發地主動地張燈結彩,敲鑼打鼓,熱烈慶賀。都城北京最先行動,9月5日,商務印書館、公慎書局、江西學堂以及一些報館、閱報社,就開始高懸國旗慶賀。其后京西健銳營各學堂、城內各學堂也進行了慶祝。11月25日(農歷十月十日)為慈禧壽誕,以往人們并不理會,今年不同,“從此要實行立憲,這次圣壽就是實行立憲的紀念。這等的好日子,拍著巴掌,跳著腳兒,要喜喜歡歡的慶賀大典。”這一天,各學堂師生萬余人齊集京師大學堂,舉行了慶賀立憲典禮。
直隸的天津、保定教育界都召開了慶祝大會。天津開會時有女士發表演說,保定開會時師生同呼“立憲萬歲”,高唱《慶賀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