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90歲,壽宴或葬禮

“中國詩歌死了嗎?相比胡適和魯迅,現在的新詩不知要好多少倍……”

 詩歌沒死,公約挺好,詩人還在,真正的詩至少有兩個特征。這是詩評家唐曉渡的看法

○胡適提出新文學的“八不主義”,又寫了《談新詩》,有所具體主張,應該說進了一步,卻更像是在“救急”,門檻也太低。
○寫詩吧,詩又寫不好。那就比賤吧,于是就處心積慮地往最惡心處寫、往最生殖器上寫……
○該不該有人出來提個醒:“并不是什么都是扯淡,也并不是想怎么著都行?!?BR>○我要告訴人們,不,你看到的不是中國詩歌,很多詩人選擇了默默地寫作,他們從來遠離這些喧囂

 

 

1978年,貴陽黃翔跑到北京點燃“朦朧詩”;1982年,“第三代”跑到重慶“革命”了“朦朧詩”;1980年代末,幾個詩人“游俠”海外;而今,國內“論劍”不止……

  也許是因為“梨花”太盛,也許因為“詩歌死了”,也許因為新詩90年,總之,今年1月27日,16位詩人到了哈爾濱,喊了一個口號:“第一聲——讓詩歌發出真正的聲音”;簽了一個公約——《天問詩歌公約》。
  公約的內容是:“一、每個詩人都應該維護詩歌的尊嚴;二、詩人天生理想,我們反對詩歌無節制的娛樂化;三、詩人必定是時代的見證;四、一個壞蛋不可能寫出好詩;五、語言的魅力使我們敬畏,我們唾棄對母語喪失敬畏的人;六、沒有技藝的書寫不是詩歌;七、到了該重新認知傳統的時候了,傳統是我們的血;八、詩人是自然之子,一個詩人必須認識24種以上的植物,我們反對轉基因?!?BR>  朦朧詩人芒克雖然也在公約上簽了名,但顯然不是很熱情,他當時只是就幾個條款提了意見:“什么一個詩人必須認識24種以上的植物,這也太調侃了吧,我覺得不好。另外,我向來就不喜歡什么公約啊,什么宣言啊的,叫我簽我也簽了唄?!?BR>  詩人于堅沒有去,接受采訪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