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該是一座普通的房子”——哈金的故事
哈金說他早年從來沒做過文學夢。后來被愛默里大學聘用教詩歌寫作,才不得不認真起來。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彭軍淋
哈金老家在山東蓬萊,他二爺被日本人殺了。在短篇小說集《好兵》里,他把二爺寫成了一個姓刁的連長。二爺脾氣太剛烈,告訴日本人“我知道八路在哪里,就不告訴你”,結果被砍了頭。其實他也不知道。哈金奶奶說,就是日本人不殺他,土改時他也跑不掉。
哈金的父親年輕時讀書伶俐,1945年時參加八路軍,后來去了朝鮮戰場當通信兵,二十多歲就是營級干部。后來彭德懷一倒,父親也一直不順。父親4年前去世,他讀過哈金的《等待》,母親告訴他,父親說:“還可以”。
2011 年11 月4 日,大江健三郎與哈金餐敘。大江告訴哈金,有次一位中國女性因為寫了南京大屠殺的文章,被日本右翼分子告上法庭。他親自出庭替她辯護,一口氣講了兩個多小時,被告一方就他倆,但還是贏了官司。 (受訪者提供/圖)
不得不認真起來
文化大革命學校不上課,當兵是個好出路。16歲可以報名,哈金不到14歲,他虛報歲數,渾水摸魚提前當了兵。
沒想到去了邊境,在吉林省琿春市,一邊是朝鮮,一邊是蘇聯。
退役前一年,哈金在部隊入了黨,那年他18歲。當了五年兵要是還沒入黨,人家會認為你有什么事。
1975年2月,哈金離開部隊,分到佳木斯鐵路分局做電報員。1977年,他考上了黑龍江大學英文系。這本是他最后一個志愿,但當時整個佳木斯市報考英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