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關鎖煤

為了保證本省經濟增長,讓所有電廠吃飽肚子,貴州開始通過“軟封關”措施——二次征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控制電煤外流。

責任編輯:曹海東 何海寧 實習生 趙振江 張馨苑

煤礦“無精打采”,電廠“無米下鍋”。

為了保證本省經濟增長,讓所有電廠吃飽肚子,貴州開始通過“軟封關”措施——二次征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控制電煤外流。 

層層關卡 留煤在黔

用錘子敲了敲煤車車廂,聽了聽聲音,然后用一根細長的鐵棍從車廂頂部戳下去,“陽長煤炭驗票站”的工作人員機械式地大喊一聲:“過!”

26歲的煤車司機田師傅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了。他立刻拿著一張小卡片在驗票站窗口刷卡,隨之領到一張“貴州省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專用票據”的單子,以及一張“放行單”。

這是2011年11月20日田師傅遇到的第一道煤炭關卡。

“陽長煤炭驗票站”是貴州省煤炭重鎮納雍控制電煤外流的最重要的關卡。如果電煤從此關卡出去,就意味著電煤“外流”。

煤炭封關后,貴州出省貨物冷冷清清。 (南方周末記者 袁瑛/圖)

自今年7月以來,貴州遭遇了嚴重的旱災,水電發電難以保證,目前,電力供應幾乎完全依靠火電。

讓貴州省揪心的不止于此。今年四季度以來,云南、貴州、湖南等地出現嚴重電荒,這些省份紛紛將目光瞄準了貴州這個西南煤海。如何保證本省經濟增長,如何控制電煤外流至省外,成了貴州最大的政治任務。

收取煤炭價格調節基金成了貴州省最急迫的選擇。

對煤炭收取價格調節基金,是貴州自2004年以來就實施的旨在提高煤礦生產成本、提高市場準入門檻的措施,直到2011年10月以前,所征收的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從每噸50元至100元不等。

然而,這種舉措依然無法解決電廠“無煤可買”,煤礦“無煤可賣”。為此,貴州曾一度采取“硬封關”政策,即在各出縣、出省的車站、路口設置關卡,禁止煤車外運電煤。

此項“硬封關&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