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路“慢慢”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產煤省份,自2002年至2009年,連續8年成為中國GDP增速最高的省份,在煤炭產量激增和鐵路運力不足的矛盾下,煤炭外運主要依靠公路,于是拉煤貨車蜂擁而至。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多處公路,尤其是京藏高速公路(G6)內蒙古段大堵車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僅呼和浩特保合少立交橋至集寧122公里一段,日均車流量就在1萬臺左右。
2009年以來,因內蒙古原有道路條件無法適應煤炭產業發展的“高速度”變化,長時間大面積交通擁堵時有發生。自2011年7月起,當地開始實施對京藏高速公路(G6)和110國道內蒙古段的道路改擴建工程,這在短期內加劇了堵車狀況,據悉該工程將持續到2012年12月。隨著冬季煤炭產銷旺季的到來,運煤道路正經受著更大考驗。
2011年10月28日,從當天7時開始,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壕托線公路擁堵了近10個小時,1500多輛拉煤貨車一動不動地停在長達27公里的路段上。因道路被“茬死”,當值交警只能步行趕到15公里外的擁堵點,幫助司機為發生機械故障的運煤貨車更換零件。的確,對于這條目前日均車流量達4200輛、運煤貨車占95%的三級公路而言,什么情況都有可能隨時發生。準格爾旗作為內蒙古主要產煤區,被稱為“開門拉煤”區域,多條通往周邊省市的道路被浩浩蕩蕩的運煤貨車占領,早已超過設計交通流量。
但是這些超負荷運行的道路必須接納更多的車輛。從2011年7月10日開始,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交警每天按編組晝夜堅守在210國道輔線草原村等地,分流去往呼和浩特及以東方向的運煤車輛。同時,內蒙古有關方面還加快了鐵路通道建設,加快了現有高速公路擴能。10月28日,內蒙古烏蘭察布華通興和鐵路線正式開通,據測算此項目可日均減少汽車流量5000輛。
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轄區內的公路上,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拉煤貨車。
像這樣動輒堵車數小時、延綿幾公里的情況在整治前比較常見。
2011年10月25日,G6高速公路380公里處,一名違章貨車司機試圖撞警車逃跑被抓住。因為整治難度大,交警配備了頭盔、防爆槍、防彈背心等裝備。
G6 高速公路自2011 年9 月6 日開展集中整治行動,51天中,僅卓資山處罰點就查扣駕照6218個。
一貨車司機因被處罰而與交警發生爭執,拒不交出駕駛證。在這里執勤的交警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辛勞。
司機郝永權(左一)拉煤兩年多,他說:因為堵車,原來每月能跑20趟的活兒,如今最多只能跑10趟,刨掉各種費用,基本不掙錢。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