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20111117)
高比例的非戶籍人口除了難以在與自己命運息息相關的地區參加選舉,戶籍人口的種種待遇(住房、醫療、教育等等)也多與他們無關,誰,能替他們說話?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誰替非戶籍人口說話
回應“你投上神圣一票了嗎”
2011年11月10日《南方周末》來信
退休之后,我投靠子女來到上海定居已經4年,不過戶口仍然在廣東江門。如今人大換屆,按照浦東人大網《選民登記有關問題與解答》:外省市來滬人員和退休人員“一般應在戶口所在地進行選民登記”,否則必須“去戶籍所在地辦理選民資格轉移證明”方可在居住地參加選舉??墒腔剜l辦理選民資格轉移證明太麻煩了,我無奈只好放棄。
最新資料顯示:上海市常住人口2300萬,非戶籍人口900萬,占近40%;東莞市常住人口822萬,非戶籍人口642萬,占近80%。高比例的非戶籍人口除了難以在與自己命運息息相關的地區參加選舉,戶籍人口的種種待遇(住房、醫療、教育等等)也多與他們無關,誰,能替他們說話?
上海浦東?張禮天?退休老人
還有鯉魚跳國門
回應“做沙丁魚,還是做咸魚”
2011年11月10日《南方周末》頭版
現實中,還有人選擇鯉魚跳國門。大學畢業后,我們班已有十來個同學陸續出國,占比1/7,更有決心者畢業后不找工作堅持考雅思、托福直至夠格。無獨有偶,我陪一位老師去醫院做出國體檢時,恰遇兩位老人,他們的兩個子女舉家移民,一個去了美國一個去了加拿大,移民前女兒在省統計局工作,兒子在一家大型國企工作。我問移民的原因,老人說子女主要是為了他們的孩子,特別是為了能使孩子享受“正常”良好的教育?,F在國人移民頗熱,我想,留住人才乃至反過來吸引外國人來我國定居,最起碼應該致力于此吧:清潔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可承受的房價、公平的上升通道……
江蘇?王磊?南京大學研二
少兒電視品牌節目,呼之欲出?
回應“誰是電視娛樂最大的消費者”
2011年11月3日《南方周末》自由談
我家孩子今年5歲,??吹膭赢嬈?,有些只與溜溜球、滑板等有關,且片子的臺詞、制作如出一轍,讓人懷疑是廣告商自己出錢拍的。央視推出的動畫片《孔子》,形式單一,情節無趣,孩子并不喜歡。相反,偶爾播放的國外動漫如《蜘蛛俠》、《飛哥與小佛》,我們全家都喜歡看。孩子還喜歡國內一些自然、歷史或軍事類節目,但這類節目的目標受眾顯然不是兒童:孩子未必能理解那些高深的解說詞。
按照最新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13.4億,其中0-14歲人口占16.60%,我們的電視節目,何妨針對這群孩子的真實需求做些調整呢?除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想象力,還能讓他們視野開闊、關懷遠大……作為孩子家長,我拭目以待。
河南許昌?郝若萍?國企員工
“雙百億航母”名與實
不知道始于何時,有關上頭號召各地打造出版業“雙百億航母”(總資產、年銷售收入各100億),下頭不負期望,總能讓上頭心想事成,于是乎,“雙百億航母”紛紛“起航”,次第“出海”。實際情況如何?雙百億名與實相符嗎?只有天知道!建議發出號召的上頭派員到下頭的圖書倉庫里走一走、看一看,到群眾中間問一問、聽一聽,雙百億中有多少億一年復一年地積壓在倉庫里?據了解,一個中等出版社少則數千萬元、多則過億元碼洋的圖書堆積如山,污垢覆蓋,這還不算每年當作廢紙悄悄論斤賣掉的圖書。殊不知,這些積壓圖書和廢紙,早已按其定價,報到上頭一心想要的成績報告表里去了。
石家莊?陳新?出版社編審
自主招生該改時間
聽往屆很多學長說自主招生是塊雞肋,想要加分,卻又擔心在準備時花太多時間,耽誤復習。尤其是不在省城的學生,筆試要去省會,面試要去大學所在地,極為麻煩。
更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將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前,過關的同學容易學習松懈,到最后反而因成績下滑嚴重用不上加分;過不了的同學心情不好,對成績也有影響。因此,為何不把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剛結束那20天時間里?考生既沒有心理負擔,也不用擔心影響復習,又能順便參觀自己喜歡的大學,何樂而不為呢?
河南濮陽?李葉秀?市油田一中高三
突擊花錢,只為“執行預算”
朋友供職于某地級市交通局,辦公大樓豪華雄偉,辦公室地板锃亮,窗明幾凈。前不久去看他,整棟辦公樓成了一個裝修大工地:瓷磚地板將換成木的;寬大的辦公桌要換成更寬大的;原來的防盜門,再次噴上新漆,至于會議室,全部砸掉重新來。朋友說:“快到年底了,賬上還有200萬元沒有花完……”看著納稅人的錢在敲敲打打中流失了,我的心里說不清是什么滋味。
湖南?同韶菽?宣傳干部
圍繞身邊的癌癥迷霧
近日讀報,得知在“中國長壽之鄉”———山東省萊州市,日益嚴重的化工污染使當地部分村莊成為“癌癥村”,眾多癌癥患者用生命警示生態環境的惡化。
這讓我想起十一回家(紹興縣稽東鎮)時,驚聞小學啟蒙老師因血癌去世,這位老師不到60歲呀!嘆惜之余,我掰起手指細數周圍因癌癥而去世的人。就拿自家來說,爺爺因肺癌不到四十便撒手人寰,奶奶72歲查出食道癌也經歷了人世最后的一番痛苦掙扎。一位鄰居在2010年年終體檢時也查出了血癌,高中一位理科班老師也因為胃癌去世,他們都不過五六十歲呀。身邊如此多的案例,不禁讓我對這個癌耗頻傳的世界產生諸多懷疑。
浙江紹興?葛蘭?復旦大三
百家爭鳴,凝聚人心
看到校園宣傳欄上有個“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標語。我就在想,思想統一后激發的力量與百家爭鳴激發后的力量,哪個更強大呢?希望標語能改改,抄抄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陳寅恪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好。
廣州?陳煒?華南師大大一
敬煙不接,農民心憂
老家一位遠房親戚來電。他說兒子想當兵,這兩天正在體檢。聽后,我仍摸不著他來電的用意,他繼續說:“鄉里幾個想當兵的天天都在跑關系,有一個據說已花了上萬塊。今天早上,我在縣醫院碰到帶隊體檢的鄉武裝部長,我給他敬煙,他接都不接,我怕兒子體檢上了也走不了……”我說:“恐怕部長不抽煙。”他說:“我們一個鄉的人,都曉得他抽煙。”聽得出他的心灰意冷,我想的是:鄉干部一個小舉動,為何能讓一位農民如此惶恐不安?
四川江油?李立?市委黨史室主任
撿垃圾也是胎教
數月前,回福州吆喝好友一起爬鼓山。見一位穿著直筒孕婦裙裝的婦女邁著小步拾級而上,左手提個黑色大塑料袋,右手握1米半長竹竿,一端削尖,不時微曲著稍顯笨拙的身子,用竹竿扦著廢塑料袋、餐巾紙、煙盒往塑料袋放,袋已半滿,看來收獲不小。我等由衷欽佩之余,自覺放慢腳步,保持一定距離在其前方當“開路先鋒”,防患那些下山的冒失鬼與其撞個滿懷。
時下盛行胎教,像音樂、撫摸、語言胎教等。在安全措施做足的前提下,孕婦這樣撿垃圾,算不算一種胎教?能不能影響于胎兒的身心,引導胎兒在日后心理發育上更為積極、陽光?
深圳?王朝陽?外來工
我的“中國夢”
我有個在文化部門工作的同學,經常有演出單位的贈票。最近他告訴我,看了媒體報道才知道:一場商業演出1/3的門票都要送給有關部門,而這也是票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他對此深感不安。
我能理解他的不安。據說,農業部門的土特產比較多,廣電局的同志看電影不花錢……一到春運高峰,同事們也都在打聽:誰認識鐵道部的?如果說所有的政府部門,在社會公共資源上都能近水樓臺先得月,那又談何公平正義?
同學說,他寧愿花錢去購買自己感興趣且有能力負擔的演出門票,而不愿意免費獲得未必看得懂的高價票。而我的夢想則更多:農業部門吃的蔬果,和菜市場賣的一個樣;鐵道部的公務員,春運時也得排隊買火車票……
北京?馬來河?公務員
柏林的音量剛剛好
在柏林街頭,商店也會放一些音樂來增加氣氛,但只有當你走到店門口(或走進店內)時才能聽見。要達到這樣的音量,非常簡單,只需店主站在店門口試聽一下。
在柏林地鐵,播放新聞和廣告的顯示屏,有畫面無聲音??赏ㄟ^圖片和文字,傳播效果似乎也不錯:感興趣的旅客目不轉睛,其他旅客則可專心看書聽音樂……
視頻網站YouTube主頁上的視頻廣告,也是有畫面無聲音。只有點擊它,聲音才會出來。這樣貼心的設計,讓許多網友不會在每次登陸時被嚇到。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勿視勿言勿動都還好說,勿聽可還真難!噪音突然傳來,即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去掩耳,也只能是“掩耳盜鈴”。即便有人能做到聽而不聞,可是那聲音畢竟也已震動了耳膜,刺激了大腦。
柏林的音量剛剛好,愿我們每座城市的音量也恰到好處!
柏林?慕啟鵬?留德博士生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