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微博:走秀還是救火?
11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微“上海發布”正式上線,這是繼“北京發布”后又一個高調亮相的政務微博。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希望通過微博平臺來拉近與老百姓的距離,不過,其中走秀與救火的比例各占多少呢?
11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實名認證的微博“上海發布”正式上線,兩天內已發布微博47條,這是繼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北京發布”后,又一個高調亮相的政務微博。
據《廣州日報》早前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1月5日,新浪政務微博總數已達18694個,其中政府機構微博數10023個,公務人員微博數8671個。在新興媒體日漸紅火的今天,部分政府官員也逐漸意識到它的影響力,開始“放下身段”,試圖以平民的姿態拉近政務機關與老百姓的距離。不過現實有時候總是那么地“骨感”,走走過場或充當臨時救火員的角色定位往往適得其反。
“傳遞政務信息,提供群眾服務資訊,傾聽您的訴求,關注您所關注。愛生活,愛北京。”這是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官微”北京發布“的簡介,微博于11月17日上線。內容大多為服務群眾的各種資訊或是展現北京良好城市面貌的微博,例如天氣、物價、交通等等,而這些內容往往是其他政務微博的主要內容??傮w觀之,微博正在逐漸成為各地政府對外宣傳的重要平臺,“自我展示”為根本,而“傾聽您的訴求,關注您所關注”這樣的務實舉措卻鮮有耳聞。
不僅如此,在新興事物出現之初,人們往往看到的是它美好的一面,沒有充分準備便急于擁有,正如此刻政務微博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
《羊城晚報》列舉了近一年來各類政務微博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1月,大連西崗公安分局關注蒼井空事件。
7月1日,網友“熱心市民”留言反映河南南陽交警面對交通堵塞,不忙疏導忙罰款。南陽公安局回復:“你的想法也好、呼吁也好,完全是逆潮流而動,是螳臂擋車。公安機關將對你聽其言、觀其行、觀后效,密切關注你的煽動性言論是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再視情處置。”網友慨嘆:“網絡留言板成了警方單方面的宣傳工具,根本沒從群眾角度出發解決問題。”
“僵尸”政務微博、臨危受命的例子同樣屢見不鮮。衡陽市司法局正副局長在會議上互毆事件曝光后,衡陽市司法局于10月12日開通官方微博,連發三條內容雷同的和解申明,之后再無更新。
據新華網報道,“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是目前政務微博的三大短板,“空客微博”與自動回復“您反映的問題我們已經交給相關部門調查了解,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現象普遍。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層干部坦承,自己開通微博很大程度上是帶有私利的。“平時跟領導交流的機會不多,開通了微博,也能喊領導一聲‘童鞋’,多好。特別是自己做了什么工作發個微博,也方便領導知道,比在會議上匯報強多了。”
“面對微博這樣一個新興的輿論場,政府機構不應該缺席。”新華網援引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耘耕的表述。
然而不缺席的意義有多大?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汪玉凱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曾對政務微博的發展寄予厚望,他認為,微博能夠促使政府部門改變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更加清明,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決策失誤。
不過,僅僅是以走秀或救火的姿態面對公眾,政務微博推動政府轉型的道路并不順暢。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