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資訊】 童生叟相,少年老成
童生叟相,少年老成
格萊美年度專輯《城郊》
許多人把 “拱廊之火”(Arcade Fire)樂隊的專輯《城郊》(The Suburbs)獲得今年格萊美年度專輯大獎視為冷門,不僅因為這支只出版了三張專輯的加拿大樂隊過于年輕,還因為他們在風格上屬于相對新潮的所謂后搖滾/獨立搖滾樂一派,這有違保守成性的格萊美慣性。但當你聽完整張唱片,你將會明白什么是童生叟相,少年老成—這伙不到30歲的青年用60歲的美國中產階級的思維模式和敘事橋段,來討論那些中產階級們整天掛在嘴邊的破事,并借此抒情,其口氣和結論都精準地戳進了堪稱美國中產階級表率的,那幫格萊美評委們審美體系的靶心里。
這是一張歌詞遙遙站在音樂前方的唱片,音樂失格為一面曠遠、模糊,抹去了任何特色的背景,其多而無用的器樂、繁冗的編排、令人捏把汗的炫技,以及用恢弘的管弦樂與陳舊的搖滾和弦,幾乎試圖將每首歌推至史詩般高度的高傲傾向……他們一點也不含蓄地凝練出新世紀以來一直“后”著的搖滾樂的最大毛病—聲嘶力竭地閃爍著一切前輩和流派的鬼魂,而自己卻只是一具干癟、冰涼的肉體。
如何形容“拱廊之火”的歌詞呢?就像秉持樂觀主義,動輒真情畢露的卡佛,在堅持對市民階層鄙俗的生活作略顯歹毒的現實主義寫照的同時,多了一些調皮的比喻和排比句子,行文本身又啰嗦了很多,就像一個一點都不酷的卡佛。如《城郊》同名歌曲的開頭:“在城郊我學會了開車,你告訴我沒有誰能一直活著,不如搶過你媽的車鑰匙奪路而逃……”再如第二首歌《預備開始》里這句司空見慣的廢話:“每個孩子都知道,國王一絲不掛, 但他們依舊向他鞠躬, 因為這總比讓自己孤獨一人好些……”還有“他們在70年代建造的房屋全部倒塌,它們難道毫無意義?確實毫無意義”。這些倒塌的房屋不僅意味著連一抹背影都不舍得丟給他們的童年,還意味著1970年代之后的搖滾樂—他們今天風格譜系的一切源頭;那些前輩們飄搖于演奏之上的,動人心魄的情感力量。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