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空前興旺還是空前低迷
參加“黃河金岸詩歌節”的一百多位詩人中,除了就職于文聯、作協的專業詩人之外,還有農民、教師、導游、公司職員、自由撰稿人……生存狀態迥異的詩人群體,主題只有一個——黃河。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彭軍淋
2011年,首屆“黃河金岸詩歌節”面向全國征集詩歌四千多首。到銀川參加詩歌節的一百多位詩人中,除了就職于文聯、作協的專業詩人之外,還有農民、教師、導游、公司職員、自由撰稿人……生存狀態迥異的詩人群體,主題只有一個——黃河。
詩歌節組委會強調“向詩歌和詩人致敬”。11月8日的開幕式沒按慣例“廳級干部前排就座”,而是把艾克拜爾·米吉提、雷抒雁等作家和詩人安排在前排中間。尊重先行的前提下,東道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自治區文聯表達了自己的訴求——以黃河文化為靈魂,打造“黃河金岸”精品城市帶。寧夏境內沿黃10座城市,將“力爭做到一個城市一風格,一條街道一道景,一座建筑一幅畫”。古往今來吟詠黃河的詩歌,將成為這些城市黃河文化中尋找各自風格的靈感資源。
黃河斷流,等于沒了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