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耆這個人
1907年6月,善耆出任民政部尚書。他贊成立憲運動,是滿族親貴中極為少見的開明人士。
責任編輯:劉小磊
【晚清史事叢談】
1907年6月,善耆出任民政部尚書。他贊成立憲運動,是滿族親貴中極為少見的開明人士
善耆字艾堂,自號偶遂亭主,愛新覺羅氏,滿洲鑲白旗人,1866年生。清初有八大“世襲罔替”即世世代代承襲的親王,俗稱“鐵帽子王”,肅親王為其中之一,善耆即為肅親王的第十代,1899年襲封王爵。他為人不拘小節,性好詼諧,對家庭采取放任主義,兒女都放蕩不羈,甚至胡作非為。他酷愛京劇,喜飾武生,勇捷超過善演孫悟空的名演員楊小樓(人稱“楊猴子”),常常以此自豪。而又極為好客,交游廣泛,素有賢名。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率領光緒皇帝等人倉皇出逃。善耆得知,追隨前去,慈禧命其留京辦事。1902年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回到北京,看到地面混亂,亟須整頓,派他督修街道工程,管理工巡局,維持治安,他創辦了巡警。以后歷任御前大臣、崇文門監督、鑲黃旗蒙古都統、管理理藩院事務、宗人府左宗正。
善耆(1866-1922)對參與國會請愿運動的國民多方維護,對企圖刺殺攝政王載灃的汪精衛,他力主從寬處理。 (南方周末資料圖片)
過去,京師崇文門每年的稅收,最多17萬兩。他任崇文門監督時,嚴禁貪污受賄,勒索肥己,在同樣的稅率下,稅收竟高達64萬兩,極受輿論好評。
1905年,清政府設立巡警部,分設民治、警政、疆理、營繕、衛生五司,直接管轄京城的內外城巡警總廳、教養局、習藝所、巡警學堂、消防隊等。外城巡警總廳僉事許世英巡視時,發現轄區許多地方經常發生交通阻塞,前門大柵欄一帶最為嚴重,于是下令把大柵欄與珠寶廊劃為單行道,由大柵欄進,珠寶廊出。實行之初,士民不知或不習慣,違反規則的不少。
有一天,善耆的福晉(夫人)買東西,從大柵欄進出了四次,巡警不敢干涉,報告了許世英,許世英依法判罰福晉十元大洋。福晉回家向善耆投訴。善耆大怒,立即召來外城巡警總廳廳丞朱啟鈐和許世英,盛氣凌人地問為什么處罰福晉。
許世英答:“本朝宗法規定,立法必自親貴開始,使他們成為民眾的模范?,F在巡警廳為了改善全城交通,把大柵欄改為單行道,實行未久,民眾尚未遵行,如今處罰了福晉,可以讓民眾知道,連肅王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