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瞄準”大學生
2011年,一系列旨在吸引高素質青年入伍的新政又密集出臺。各種指向明確的優惠政策背后,是軍方的冀望——大學生成為新的兵源增長點。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沈穎
各種指向明確的優惠政策背后,是軍方的冀望——大學生成為新的兵源增長點。
當兩年兵,在時間上并不是“浪費”,而是一種有價值的“投資”。
香港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等人提出建議:希望接受香港18至25歲青年自愿參軍。
許多新兵來自改革開放前沿地區,思維活躍、知識面廣,但也存在吃苦精神差、用錢大手大腳等現象。對于他們來說,其實軍營也是一所大學。 (江山/圖)
經過了一年的深思熟慮,北京大學醫學部大二學生常偉終于將填好的“應征入伍報名表”交給了學校。
2010年,這名“90后”北大男生就想“攜筆從戎”,但“一時下不了決心,要中斷學業在部隊服役兩年,畢竟是挺長的時間”。常偉說。
在北大,常偉的選擇已算不上新鮮事。從2005年入伍的高明開始,這所吸納了全國最高分考生的大學,幾乎每年都會向軍隊輸送數名“學生兵”。
軍隊也在以越來越積極的姿態歡迎常偉們的到來。自2009年史無前例地征召十多萬大學生兵以來,政策天平的偏向愈發明顯。
2011年,一系列旨在吸引高素質青年入伍的新政又密集出臺。所有這些征兵新政,都指向一個目標——讓常偉這樣的年輕人更快、更堅定地下定決心,穿上軍裝。
大學生群體是兵源“富礦”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諸多征兵新政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兵役法修正案。
這部法律的出臺可謂恰逢其時——就在今年的征兵工作全面開始的三天前,10月29日,修改后的兵役法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并施行?!锻艘凼勘仓脳l例》亦于11月1日起施行。
細心的人們發現:新的兵役法將原有“正在全日制學校就學的學生”屬于“可以緩征”話語刪除了,這部法律還規定,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征集年齡可以放寬至24周歲。
很明顯,正處于轉型之中的中國軍隊對大學生的需求已經十分迫切。尤其是高明、常偉這些出自名牌大學的學生,他們進入軍營無疑會產生一種“鲇魚效應”,喚起新的活力,為軍隊的人才隊伍建設助力。
除兵役法修正案之外,細讀今年征兵的種種新規容易發現:大量政策都是直接“瞄準”了大學生這個特定人群。
比如,財政部、教育部、總參謀部印發的文件,允諾了多條關于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