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的承諾并非開放的底線”
如果不迅速建立誠信體系,我們在入世后新建的規則體系可能就會坍塌。而要建立一個國家的誠信體系,首要的是政府的誠信。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如果不迅速建立誠信體系,我們在入世后新建的規則體系可能就會坍塌。而要建立一個國家的誠信體系,首要的是政府的誠信。
過去十年日子太好了,就沒有改革的壓力,沒有改革的沖動。
入世的承諾并不是開放的底線。隨著國力的提高,中國的開放度應該大大增加。
“政府強勢是我們在建立市場經濟方面的一個特殊挑戰。”中國入世談判時中方的談判代表龍永圖說。(東方IC/圖)
從政府誠信抓起
南方周末:入世十年回望,有人評價說中國的對外開放確實有目共睹,但是對內還是有很多的壁壘,中國的商業規則和文化并沒有跟世界的規則和文化接軌。你怎么看?
龍永圖:入世后,中國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市場經濟法規和體制,廢除了很多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法律法規,這些有決定性的進展。但是規則的建立不一定就帶來規則的實施。從規則的建立到充分的實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段時間,我們整個社會出現了一種誠信危機,出現了呼喚誠信,呼喚道德,呼喚良心的要求,這就是在規則的壓力之下,誠信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了,因為沒有誠信的話,所有的規則都會架空。而且,由于有些人執行規則,有些人不執行規則,有些部門執行規則,有些部門不執行規則,造成整個社會結構的錯位,產生了很多內在的矛盾。沒有規則的時候,大家可以通過私了,通過友誼,通過關系來解決問題,但是有了規則之后,有些人還選擇私了,通過關系來解決這些事情,這顯然不對。所以,中國現在確實處于一種非常復雜變革的經濟過渡過程中。
我覺得中國建立一個誠信體系是支撐中國整個法律體系的基石,如果不迅速建立這個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