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泰岳:“傍大款”的幸福與酸楚
和單一大客戶中移動的飛信合同期滿前,昔日的“第一高價股”神州泰岳千方百計轉型,但新的業務即使盈利也是杯水車薪。其最終想倚重“農信通”,換種方式繼續“傍”,但這次中移動并不那么配合。
責任編輯:張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和單一大客戶中移動的飛信合同期滿前,昔日的“第一高價股”神州泰岳千方百計轉型,但新的業務即使盈利也是杯水車薪。其最終想倚重“農信通”,換種方式繼續“傍”,但這次中移動并不那么配合。
趕到位于北京富凱大廈的中國證監會門口后,神州泰岳董事長王寧說時間還早,“我先睡會兒”,他果然在車里睡著了,直到被身邊的副董事長黃松浪叫醒,才在車里匆忙換好西裝奔向發審會現場。這是2009年9月17日的一幕,當天下午,北京神州泰岳軟件有限公司IPO申請獲批,成為創業板首批成功過會公司。
每股58元的發行價,上市當天開盤就突破了100元,半年后股價一路攀升至近238元。神州泰岳制造的“第一高價股”神話,源自機構投資者對其“傍大款”——單一大客戶是中國移動——模式的青睞和炒作。神州泰岳和中移動3年的飛信業務合同期間(2008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飛信活躍用戶從1000多萬增長至現在的逾8000萬。
2011年10月底,合同期滿之前,出于其與中移動續約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選擇了用腳投票。神州泰岳股價創下兩年來新低。
對于這一景象王寧有所預料。他一邊安慰投資者“續約概率挺大,只是和央企談判有些費勁”,一邊和公司的“80后”團隊們泡在一起“調研一個新的業務方向”。他很早就希望也不得不努力淡化“寄生蟲”式的標簽,但轉型并非那么容易。
從窮小子到億萬富豪,王寧心里五味雜陳。 (全景網/圖)
換一種“傍”法
王寧想通過打造“農信通”來超越或取代飛信,但2010年營收只有3329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