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舊美之地:時光流轉 空間循環
廢棄廠房改造成創意園區,早已不新鮮。我們不關注改造的經濟效益,我們只想說,相比起簡單粗暴地畫個“拆”字推倒重建,對空間的重復利用,即是對自然示意友好。
廢棄廠房改造成創意園區,早已不新鮮。
我們不關注改造的經濟效益,我們只想說,相比起簡單粗暴地畫個“拆”字推倒重建,對空間的重復利用,即是對自然示意友好。
還是那句話說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舊廠房變身記,上演的是一出尋美劇。
這 片位于廣州海珠區客村的廣州TIT紡織服裝創意園,其前身是廣州紡織機械廠,建于1956年。整個園區占地九萬多平方米,是南方少見的蘇聯特色的建筑群。 改造后的空間依然延續當年老廠房的味道,保留著建園初期就種植的老樹、刷有“備戰備荒”標語的防空洞、員工們宿舍區??
老瓶子裝新酒,人們也喝得別有滋味。這片紡織工廠現在是以服裝、服飾為主題創意產業園,空間的循環利用,達到最佳效果的應該算是北面的紅酒區,建在防空洞之上,搖身一變成了極佳的酒窖。
(楊俊寧/圖)
內景廢棄的廠房 (楊俊寧/圖)
(楊俊寧/圖)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