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現代版畫的“境界”收藏家
石油工程師王柏年是鳳毛麟角的收藏中國當代版畫的藏家之一?!爸袊娈嬋员徽`認為,原始作品是可以復制出多份作品,并且復制品也屬于真正的原始作品。去世很久的畫家的原始作品和復制品的混淆是很普遍的??”
王連敏 銅版畫《生物戀系列——移位》 (永新能源/圖)
“中國版畫仍被誤認為,原始作品是可以復制出多份作品,并且復制品也屬于真正的原始作品。去世很久的畫家的原始作品和復制品的混淆是很普遍的……”而王柏年目前的努力正是為了彰顯版畫原創性的重要,為版畫正名。
“我正迎來自己的黃金10年”,年近六旬的王柏年常掛在嘴邊的就是這句給自己的“勵志”語。這個跑遍了世界的香港人如今也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與他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家同樣的是,藝術品,尤其是版畫是最醒目的收藏。他說起版畫眉飛色舞,稱自己有近千幅藏品。
(永新能源/圖)
“近千幅藏品?那一定所費不貲。”
“還好,因為你知道版畫是可以復制的。”很顯然,問問題的人對版畫所知甚少。王柏年常要向這樣的版畫門外漢傳授基本知識。他送了自己結集出版的《中國現代版畫藏品集》給“門外漢”們啟蒙。
為版畫正名
在2004年石油工程師王柏年先生參觀哈佛大學美術館的時候,蔚為大觀的文化精品中獨缺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的版畫精品。他就對哈佛大學的博物館負責人說要捐贈版畫,那位負責人說,我們是哈佛,我們不接受版畫。究其原因一是版畫價格便宜,其次就是一些西方人對版畫的偏見,認為它是共產黨宣傳的工具。其實即便在今天對很多人來說,對版畫的認識仍主要來自“文革”前后的黑白木刻和水印木刻,因此也就難逃“政治宣傳用的印刷品”這樣的誤讀。
后來王柏年向博物館的負責人介紹了中國版畫的獨到性,并把著名版畫家林軍的版畫《練兵場的早晨》帶來。在他的堅持下, 博物館組織了9個專家進行審批后,最終接受了捐贈。因此,中國版畫得以在哈佛大學博物館占有一席之地。今天中國版畫在世界上已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英博物館也已經收藏了中國一批知名老版畫家的作品。博物館館長Thomas Lentz致信給王柏年說,“(《練兵場的早晨》)作為我們永久的收藏,將對我們收藏20世紀中國版畫具有重要的意義??您的禮物對于我們整個美術館,和下一代學生都是很有幫助的。”
從那時候系統收藏版畫到今天,王柏年已經是全世界收藏版畫的第二人。第一人是歐洲基金會的會長Chris Wanerber。他收藏的中國題材版畫遠遠超過Chris Wanerber。其實,中國的版畫收藏家非常的稀少,對中國版畫的研究也有很多制約因素存在。而且目前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中國版畫仍然被錯誤的認為原始作品是可以復制出多份作品,并且復制品也屬于真正的原始作品。去世很久的畫家的原始作品和復制品的混淆是很普遍的。”—David Barker(英國著名版畫研究專家)。而王柏年目前的努力正是為了彰顯版畫原創性的重要,為版畫正名。
收藏是“境界”而非價值
“同樣做收藏這件事,不一樣的作為體現的是不一樣的境界。”談到自己的版畫收藏,這位收藏家有些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將“境界”而非價值掛在嘴邊。“其實我們做石油生意的人有一個傳統,就是喜歡藝術品,比如哈默先生。”王柏年簡單介紹和分析了版畫的市場價值。如果僅就價格和升值空間而言,版畫雖不比油畫等藝術門類,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和價值。比如一些名家大師的版畫作品也十分昂貴,如畢加索、米羅等人的版畫原作動輒上萬美元,有時在拍賣行甚至能以數十萬美元的價格拍出。畢加索的版畫《節儉的一餐》2004年在英國以62.13萬英鎊成交,成為歷史上最昂貴的版畫作品。而其在1984年時的售價僅為3.25萬美元,在20年間升值了20倍。而目前名家限量版畫是最受市場追捧的類別。這種由畫家或畫廊授權版畫工作室制作的數量有限且有藝術家親筆簽名的版畫作品,具有和其他藝術作品相同的收藏價值。在歐美,收藏名家有簽名和編號的限量版畫,一直是藝術品收藏人士入門的第一階段,也是極具收藏潛力的一個領域。
其實,中國版畫傳統源遠流長。“版畫現存最早的是出于唐代,風起于宗教興盛,宋代時期是版畫創作的最高峰。版畫在民國主要用作書籍插圖和民間年畫。20世紀30年代在魯迅先生的大力倡導下,現代意義上的版畫在中國誕生了。版畫,尤其是木刻,以其材料易取制作便捷的優點在革命戰爭年代里發揮了積極的戰斗作用。”“在這一時期產生了古元、李樺、力群、李少言等一大批優秀版畫名家。由于戰亂,解放前的版畫原作留存下來極少。解放后由于人民政府的大力提倡,版畫創作也出現過幾個高峰,留下了很多頗具時代特色的作品。”王柏年說,中國現代版畫在發展過程中得益于魯迅先生的大力倡導,也受到過周恩來的重視,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版畫藝術家和許多精美的作品。但是和中國美術中其他分支相比,中國版畫在國內外的影響還不夠廣泛和顯著。目前的中國版畫的現狀是,盡管擁有自己的獨特新穎的技術,但是類似的研究幾乎是空白。當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中文難以掌握、地理位置距離遙遠、政治隔絕、工藝技術方面記載的缺失以及中國近代所經歷的苦難”。
鐘曦作于1999 年的絲網版畫《生命系列一》 (永新能源/圖)
愛我中華
“我為什么要收藏版畫?因為版畫在中國是很多年的歷史,全世界兩大版畫國家一個是日本,一個是中國,日本是學中國的。我們的油畫是跟西方學的,而版畫,我們有民族獨到的特點,反映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傳統,所以它很有特色。”王柏年有種很強的愛國情愫,同時也保有了赤子之心:“林軍先生曾說起他小的時候在延安,創作是很樸真的,比如說我們要救中國,是一種很純真的思想。”這種精神曾經讓王柏年非常感動,也因此更加堅定了自己版畫收藏的志向和信心。
盡管現在藏品已逾千件,但王柏年說從一開始就沒有把自己定位為一個以版畫在市場上逐利的收藏家。他的身影往返于國內版畫家工作室與世界名校之間,他所做的工作是把收藏來的中國版畫家的作品陸續捐贈給世界頂級名校,并且把這些版畫作品集結成了《愛我中華》等系列叢書。之后,這套叢書以及介紹畫家的紀錄片,又無償提供給各國博物館、美術館展出。
王柏年 美永新能源有限公司總裁。1957 年移民香港,1975 年在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大學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同年移民至加拿大。其公司主要跟世界500強之列的企業打交道,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 是他們在國內的合作伙伴。他是全世界收藏版畫的第二人,因熱愛中國文化,常往返于國內版畫家工作室與世界名校之間,并把收藏來的中國版畫家的作品陸續捐贈 給世界頂級名校。 (永新能源/圖)
因為不是從市場價格角度來衡量藝術品,作為企業家他對不同的藝術家是一派平等視之的尊重態度。“我們采取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的教育精神。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所以我們請的一些對版畫有著深入研究的教授專家從學術角度來推薦,然后我們把一些愿意支持我共同把中國版畫介紹到世界各地去的畫家的作品收藏起來做系統介紹。我跟他們這樣分工,他們推薦畫家,我就負責編輯出版然后發行以及后期的推廣工作。把這樣的事情當作是一個系統的文化工程來做,而不是短期的逐利那么的簡單。”
這一千多幅版畫作品,以畫家來分類,每個畫家有15幅畫。對這些畫家他自己并沒有抱有誰優誰劣的成見:“每一樣東西都好。”從中精心選取的二百余幅作品被編輯成冊。而所集入的十六位畫家不同時期的作品,體現了老中青三代不同的藝術風格。中國現代版畫的大成之作得以集結。
對于近期一些名家的版畫作品被收藏家認同,市場價格也呈現了上升態勢這樣的局面,王柏年說這是一種版畫價值的回歸的體現。但是自己的藏品近期不會走向市場,因為對他來說建立一個具有文獻性質的版畫收藏的體系比起追逐市場的聲浪更能體現他所謂的“境界”。“版畫作者的創作精神深深打動我,使我愛上了中國版畫。同時我熱愛中國文化,并愿意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做點有意義的事。”
陳龍1999 年作《品幻入秋的空間》 (永新能源/圖)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