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不曾懼怕 已然活過現代瑜伽之父艾揚格
他是影響世界100人的名人之一,他的名字被牛津詞典收錄,曼聯隊切爾西隊中眾多體壇明星是他忠實的弟子……他就是現代瑜伽之父——艾揚格。
頭倒立第一式 (曾憶城 中印瑜伽峰會/圖)
他是影響世界100人的名人之一,他的名字被牛津詞典收錄,曼聯隊切爾西隊中眾多體壇明星是他忠實的弟子……他就是現代瑜伽之父——艾揚格。
艾揚格 生于1918年12月14日,在眾多印度瑜伽大師中,被看作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偉大的瑜伽導師,也是最受歡迎的一位。1966年,他的著作《瑜伽之光》問世后,成為瑜伽體式習練的『圣經』,被譯成18種文字在全球出版。2003年,『艾揚格』(Iyengar)一詞被牛津英語詞典正式收錄。2004年美國《時代》周刊將他評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
印度南部城市普那,街頭的auto(印度大城市的主要代步交通工具)“突突突”地亂竄,司機們見縫插針地趕著路,漫天灰塵。
對于一個游客來說,這不是一個理想去處,它沒有優美風景,甚至是嘈雜,混亂。但正是在這里,印度靈修派系林立。來自西方的修行者們穿著暗紅色的袍子,穿梭其中。
在城市的另一個街道里,樹蔭婆娑,93歲的瑜伽大師艾揚格,正身著純白色綢緞衣服,盤腿坐在椅子上,刀刻般的皺紋深陷在黝黑的皮膚里。
這里是艾揚格瑜伽修煉中心。自上世紀70年代建立至今已有近四十年歷史。來自各國的面孔, 學著本地人,赤腳踩在冰涼的水泥地板上,來來往往。二樓的瑜伽教室,一群孩子正在教練指導下,練習瑜伽。
艾揚格有著一個與瑜伽緊密聯系的一生。從惡病纏身瀕臨死亡的孩子,到因為練習瑜伽而變得身心健康,并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并且傳播了瑜伽,使得瑜伽從此流行開來,艾揚格被認為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偉大的瑜伽導師之一。
瑜伽起源于印度,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瑰寶”。然而,時間回推60年,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當艾揚格剛剛到西方宣傳瑜伽時,這種時下已經被普遍接受的身心調節方式,彼時甚至被看做是妖術。艾揚格更是被認為是一個來自古老東方的、有著能吞酸噴火等特異功能的怪人。作為瑜伽的重要分支之一,艾揚格瑜伽強調人體生理結構和體位動作的合理結合,其中采用大量的輔助器具等進行練習,如磚、帶子、墻、椅子等。
在艾揚格看來,瑜伽是讓人們通過冥思和形體鍛煉,把精神集中,對其進行約束和正確的引導,從而實現個體與宇宙萬物之靈相融合,最終獲得自我解脫的方法。艾揚格設計一些特殊的體式,給那些精神受到損傷的人以巨大的承受力,幫助他們頑強、勇敢地面對現實。
艾揚格擅長運用形象的比喻,讓許多初學者迅速突破練習障礙,體會瑜伽的神秘。他曾說:“如果你呵護樹根,花朵會自然開放并散發芬芳。如果你呵護身體,心智及心靈會自然成長提升。”
“其實我的指導方式很簡單,就是身心合一—所有動作都為更好地演奏。”艾揚格說,他曾為比利時王后伊麗莎白、梅紐因等教授瑜伽。赫胥黎和其他一些文人也在艾揚格的學生之列,“上層知識分子對瑜伽的研習使人們對瑜伽日益信服。”
正是因為使用器具,背離傳統瑜伽傳統,西方媒體甚至不無諷刺地稱之為“板凳瑜伽”。但正是這種倍受揶揄的瑜伽,目前在全球有超過150個機構和協會。
今年六月,艾揚格來到中國廣州參加“中印瑜伽峰會”。這將是他人生中向印度之外的國家傳播瑜伽的最后一站。對于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東方國家中國,艾揚格認為西方人遇到問題,只會用智力去解決,而東方人兼具智力與心智,有一顆廣闊的心和渾厚的美,這也導致了“東方人比西方人遠為優秀”。
對話
祈愿我的終點成為你的起點
“我們懼怕死亡是因為我們懼怕未曾活過。瑜伽行者已然活過 。”——艾揚格
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 正在等候采訪的艾揚格大師, 習慣性地盤著一只腿,純白的修行服、滿臉慈祥笑意、雙手合十的禮貌問候,嘴里吧嗒吧嗒不知咀嚼著什么食物的他,帶著一點口音卻底氣十足地問候一眾來者,“welcome、welcome!”屋子里的氛圍一下子變得溫暖起來。而老人的精神氣兒,沒有一絲上過6個多小時千人大課后的疲憊,整個采訪間笑意盈盈。每當記者用中文提問時,等待翻譯的間隙,老人總愛玩弄盤在自己面前的腳丫子。有些可愛的舉名明人?;蛟S越老真的越小。
記者:在你心里,瑜伽是什么樣子的?
艾揚格:首先肯定不是運動。是一門科學、是一門哲學、是一門藝術。瑜伽這門藝術,完美展現了既有優雅、又有穩定、又有力量、又有平衡的這樣一種和諧。這些都是藝術的定義和具有的品質特性。所以我的教學中,傳遞的都是這樣的藝術信息,所有的精準、和諧、調整,都是以藝術形式表達。當然,很多運動員也會做瑜伽,幫助自己的身體有更好的狀態,比如曼聯隊切爾西隊的隊員,他們很多都是我的弟子。瑜伽是很好的基礎修行。能鍛煉我們的身體、頭腦,修煉我們的心靈,讓三者之間沒有任何的紛擾、困惑,讓三者和諧共存。
(曾憶城 中印瑜伽峰會/圖)
瑜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記者:你小時候身體一直很孱弱,但現在又如此高壽,和瑜伽有關系嗎?
艾揚格:可以說,瑜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小時候頭和身體相比大得不成比例,抬個頭都是很費勁的事情。家里13個孩子我排行11,那時候印度正流感大爆發,最后家里活下來的只有10個。當時的身體狀況,我自己都一直很憂郁,常常問自己,如此煩惱的生活還是否值得去過。16歲那年,做瑜伽研究工作的姐夫由于要外出授課,請我到家里陪姐姐。姐夫回來后,本以打算回家的我,被要求留下來。姐夫建議我可以嘗試練習瑜伽,以便改善我的健康。面對這樣一個命運改變的轉折點,我慶幸自己選擇的是迎面而上。直到現在, 我都還在做自己的修行。因此,我算瑜伽的專家了,從16歲起就開始學習瑜伽,一直到80歲。在80歲之后,我也在一直堅持這個愛好和習慣。直到今天都還在練習和學習。
記者: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你到西方講授瑜伽時,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艾揚格:在二十世紀初,瑜伽甚至在印度都還沒被重視。向對瑜伽一無所知的西方人講授瑜伽,難度可想而知。1954年我第一次到西方, 他們見到我就問, 你能咽酸、喝酸、吞火、吃鈔票?這就是五十年代西方人對瑜伽的了解。1954年,當我為洛桑的世界貿易展覽會做瑜伽展示時,檢查之后才被允許上臺。他們懷疑我口袋里裝了火柴棍或火柴盒,認為我能生火、吞火或吃火。在五十年代要讓大眾對瑜伽產生興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瑜伽在西方流行起來那是1972年以后的事情。從1954年到1960年我得竭力奔走,讓人相信瑜伽。我為許多人免費教學,以感受瑜伽,到了1960年才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記者:你最后一次去西方是什么時候?迄今為止,西方有多少個艾揚格瑜伽機構?
艾揚格: 2005年我去了美國,2009年去了俄羅斯。其實二十多年前,就我曾去過前蘇聯。他們請我去做關于健康和瑜伽的演講。那時沒人了解瑜伽。今天,整個俄羅斯都是瑜伽的練習者,占人口的大部分?;蛟S這次的中國之行將是我的最后一次外出講授瑜伽了。我想我該退休了,不是么?
我從1976年起一直在教瑜伽。不應該給年輕人一些成長的空間嗎?全球有超過150個艾揚格瑜伽機構和艾揚格瑜伽協會—遍及德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意大利??
記者:在怎樣的情況下你轉而開始為梅紐因教授瑜伽?
艾揚格:印度獨立前,總理尼赫魯是劍橋的學生。那時他常去演奏會, 由此認識了梅紐因,于是邀請梅紐因來印度演出。梅紐因說,要是印度獨立了他就來。印度獨立后,尼赫魯再次邀請他來印度,他答應到印度的大城市做五場演出,同時演出所得全部捐給總理救濟基金。
此時,梅紐因在小提琴演奏上正遭遇瓶頸。在新西蘭飛往印度的機場里,他偶然看到一本講述瑜伽的書。他想學點瑜伽,他的第一個瑜伽老師是尼赫魯總理。
后來梅紐因來到孟買舉辦演奏會,我應邀去見他。我在總督府那兒與他見面交談,并給他展示瑜伽。我讓他試試—他如此享受,說這輩子我從沒這么舒服過。他在孟買待了四天我就教了他四天,同時,演奏會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播撒瑜伽的種子
記者:中國作為你最后一次外出講授瑜伽的國家,有著怎樣的意義?
艾揚格:中印之間曾經有著一段輝煌的關系,涵蓋文化和哲學,但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這段關系破裂了。但因為印度式的生活方式、哲學的生活方式的影響力,中印間肯定會有那么些聯系。于是我想撒下瑜伽的種子,它想必也在你的血液里。比如你們的“陰陽”,我們稱之為左和右。左是陽性而右是陰性。名稱不相同而已。如今它們只是瑜伽術語了。這告訴我,在瑜伽哲學和中國陰陽間一定存在著某些聯系。盡管用詞不同,但傳遞了瑜伽與中國生活方式間的聯系。我想中印通過在這個問題上的追溯,說不定我們可以建立一種更好的外在關系,甚至是內在的精神關系。
這可以拉近我們的距離。通過瑜伽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成為和平與幸福的拓荒者。這就是為什么我來這做這些事情了。從肉體、精神或智性的層面,或三者都有,即達到身體健康、心理平衡和精神仁愛。如果通過我們的交流,讓這些成為可能,那這對中印雙方而言都是件美妙的事情。
記者:你對中國文化怎么看?
艾揚格:我們都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亞洲人都感性勝于理性。智慧有兩個分野,一個是頭腦的智力,另一個是心智。由此,我們亞洲人都善于施展廣闊的愛與情。我們叫做友善—這我們很擅長,因為我們有一個廣闊的心。這些品德在東方人身上隨處可見,但在西方人身上卻不易得。
只有在亞洲,你才能找到這種情感的統一。在西方國家,只有智力。甚至當你很悲傷,他們也會用智力來安慰你。你可以通過智力解決問題,但情感的問題必須通過情感來解決,怎能用智力來應付呢?我們亞洲人擁有廣闊的心胸,而西方人只是智力的成長。他們像椰子樹一樣往上長,而不是像東方人那樣有渾厚的美。西方人較保守、狹隘。我們很自然地接受美好的東西,同時也坦然地放棄不喜歡的東西,而沒有任何爭議。然而,在西方他們不停地爭論—這是東西方間的巨大差異。
因為這種情感的穩定,東方人比西方人遠為優秀。瑜伽能促進這種美好品質。
記者:中國學生向你學習瑜伽,你對來自中國的瑜伽學習者有著怎樣的印象?
艾揚格: 在中國這還剛起步。中國人都具備這樣的意志力和決心,你們甚至可以打敗印度人—有意志力這完全可能。在我看來,印度人就不具備這個。所以我說,種子已經在那了,我們得讓他破土而出,通過在中國播撒瑜伽的種子,定會事有所成。我再說說上個問題。為什么我說中印人民在情感上極端相似呢?就東西方比較而言,西方擁有多得多的心理診所,然而東方智慧在心理上的影響卻大過西方。我們感情強烈,在精神上不受干擾。在東方,心理學家不像美國那樣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而這正是東方智慧的偉大之處。
記者:你還曾為許多重要的政治家講授瑜伽。
艾揚格:不止是重要人物, 我還教過掃墓者、郵差、司機,我洞悉不同職業人的心理狀況,這讓我知道如何讓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幸福生活。我想我可以改變他們的性格,也有許多政治家因此中立,變得與世無爭。我曾在印度爭取獨立時教授瑜伽,我為社會主義、印度教和國會領導人教授瑜伽。各種派別的政治家我都教過,最終他們坐到了一張桌子上。我也為世界上持各種不同政見的領導人教授瑜伽。他們中不少后來成為了合作者。為什么不坐下來談談?
記者:你能具體舉例嗎?
艾揚格:我已說過我為不同黨派人士教授瑜伽。不僅僅局限在印度,我還到斯里蘭卡為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領導人教授瑜伽,還有政府領導人。我問他們,瑜伽給你帶來什么?他們說,我很享受。這享受便是友誼的體現。
忘記傳統吧,你不是想健康嗎?你不是想幸福么?為何要發明宗教?宗教和傳統又是怎樣實現健康和幸福的?瑜伽是一種四海皆準的文化。在普遍的身體中有著個別的心靈。神創造了心靈—這是個體的差異之所在。你我都有肝,而不存在所謂的中國肝,也沒有印度肝、 歐洲肝這樣的說法。胰腺便是胰腺,心臟就是心臟。是心靈給出了參差。而瑜伽能使個體的心靈成為共通的心靈。
雙腳并攏根式 (曾憶城 中印瑜伽峰會/圖)
(曾憶城 中印瑜伽峰會/圖)
瑜伽拐杖式 (曾憶城 中印瑜伽峰會/圖)
三角扭轉側伸展式 (曾憶城 中印瑜伽峰會/圖)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