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殺死無聊的自己
李欣頻的聲音很輕,說的話卻如刀刃一般鋒利。蝴蝶破蛹而出,是殺死了當年的毛毛蟲。要想把人生過成一場冒險的歷程,就要殺死當年無聊的自己。
李欣頻的聲音很輕,說的話卻如刀刃一般鋒利。蝴蝶破蛹而出,是殺死了當年的毛毛蟲。要想把人生過成一場冒險的歷程,就要殺死當年無聊的自己。
李欣頻,著名廣告人,女作家。曾為臺灣文化地標—誠品書店的御用文案,被譽為華語世界“文案天后”。至今出版了27本暢銷書,其中多本書名列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創意勵志書《十四堂人生創意課《兩岸瘋狂熱印四十多次;《希臘:一個把全世界藍色都用光的地方《一經出版,就在臺灣地區掀起了希臘旅游的熱潮。 (受訪者提供/圖)
很多人都特別羨慕李欣頻。首先是“文案天后”這個稱呼。在臺灣,沒有人不知道她最成功的作品—“文化地標”誠品書店。幫誠品寫文案的那年,她21歲。憑著出色的創造力,一年之后,她成為臺灣最出色的文案。這應了她對人生的規劃—25歲之前一定要爬上人生的山頭。
當然,大家對她的羨慕,不僅因為她把文案寫得像詩歌一樣美好,更因為她把日子過得像電影一樣精彩—“我每天的生活都不一樣,基本是隨心所欲的。”李欣頻說自己現在的生活,就跟退了休似的。想寫文字,一股腦兒寫出來一本書;想狠狠睡一覺,就一下子睡足24個小時;想看電影,一天一口氣看上五部;想出去玩,背個包換雙鞋,就立刻消失在都市的鋼筋水泥里……
她不關心娛樂八卦,不看社會新聞,也不看電視劇。時間表這個東西,到了她這里只能是個廢物。在生活習慣上,她唯一堅持的事情是絕不熬夜。她依然沒有好記性,因為“沒有什么東西值得你記住”。她談戀愛,但同時也謹記,“比戀愛更有意義的事情太多了”。
有人說李欣頻是天才,她搖搖頭。有人說她是個徹頭徹尾的怪人,她笑了笑,沒有否認。“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不可思議的自己。我只是比其他人幸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小宇宙。”
和“無聊”決裂
李欣頻在試圖給我解釋“無聊”這個詞—“所有人都在關注謝霆鋒和張柏芝的感情糾葛,這有什么意義呢?”“無聊”對她而言是件如同洪水猛獸一般的東西。她能容忍窩在家里幾天不出門,卻無法容忍“無聊”。許多人羨慕她,說她是個不可思議的人,她想了想,最后總結道,“因為我不是個無聊的人。”
“要干一堆天馬行空的事,第一步就要把過去那個無聊的自己……”李欣頻停頓了一下。最后她選擇了一個暴戾的詞,“殺死!”她說這個轉變就像蝴蝶在破蛹之前總要先“殺死”毛毛蟲,把舊的形態廢掉,以新的姿態重生。
“很多人不敢嘗試,是因為他害怕‘死亡’。害怕冒險、未知、黑暗等等,他不知道下一步是否安全。”對常人而言,“死”這個字眼具有一定的驚悚感,哪怕只是意識形態上的死亡。但李欣頻不以為意。她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她的悲觀主義時刻提醒著她,人會死,而這件事情是永遠不會變的。人一旦意識到這一點,什么茍且偷安、什么貪生怕死之類的詞匯都會從腦子里一掃而空。“不能讓自己過得跟沒有活過一樣。所以我努力把每一天活得很積極、很不可思議。”
于是她和文字調情,和創意歡愛,迎接一場又一場不休止的旅行,教年輕人如何創作,給有夢想的人寫如何改變自己的書……她談起自己的人生歷程,承認自己運氣一直不錯—想到什么就去做,干每件事情也都很順利。她又說,不止是她,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個泉源,只要你不斷挖,總有一天會噴發出源源不絕的潛能。
她時常會思考未來要做的事情—也許不再寫字,而去畫畫,或者去做服裝設計,學習建筑……實際上,她同一般人沒太多區別。只是她從小就決意和“無聊”這個詞決裂,做一個特別的自己。“如果哪一天,每個人只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創造上面,再也沒有人關心謝霆鋒和張柏芝是不是離婚了,那么,這個世界離‘不可思議’就更近一步了。”
沒有記憶的人
你剛和李欣頻一起吃過飯,第二天再見面,她卻用相當陌生的眼光打量你。這一幕實際上已經無數次的發生。別疑惑,她只是健忘。
很難說,她的健忘是先天的,還是后天養成。對李欣頻而言,記憶是一件最沒有用處的東西。她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也有過目即忘的習慣。在她眼里,沒有什么東西值得占用她寶貴的腦容量。“人的腦子是用來運轉你對世界的看法的,而不是用來囤積過期的知識信息,所以腦袋可以隨時清空。”她說自己的腦子里仿佛有一個自動更新系統,幫她過濾掉舊的、不需要的認識,清空她對世界的理解,讓她用新的眼光來看習以為常的世界。“貯備知識是沒有用的—就像是你在樹下收集一堆樹葉,但是它們永遠拼不回一棵樹。”
實際上,她像普通人一樣享受愛情,比普通人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也會為了一段影片、一個故事,甚至是一碗好吃的面而掉下眼淚—她只是不會刻意去記住這些。她覺得把握當下更加重要。“有的人認為家人很重要,可是并沒有花時間陪他們,只是一味的給家人金錢和物質。”這讓李欣頻很不解。“跟錢比起來,更珍貴的是時間。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把親情記在了腦子里,卻不把最珍貴的時間留給家人,這不是很可笑嗎?”
李欣頻新作《10 堂量子創意課》 (受訪者提供/圖)
玫瑰園里的水仙
“我跟一般的人不太一樣。正常人關心的也許是金錢、身份、職業、別人的看法等等。但我一點都不關心這些。我近來在關心宇宙—如果你知道宇宙有多大,你怎么還會去關心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她近來在大量地看關于宇宙方面的影片—她對一切宏大的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包括自然科學。她近來出了一本新書《10堂量子創意課》,從吸引力法則說到量子物理學,再從量子物理學說到創意養成。兩件看起來不相關的事情,讓她輕易地就聯系到一起。是不是很妙?
突然,她聊起人生來。“你知道嗎?很多人窮其一生都用各種條件來要求自己,但總有一天,他會突然問自己,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到底在干嘛?我要追求些什么?”古往今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實際上都是在思考這些哲學的終極問題。然后她長舒了一口氣,“幸好我在三十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想通了這一切。”
我突然想起她喜歡的一句話—“登月不只是為了登月,而是不想僅僅只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她的怪,不是為了與眾不同,而是為了不讓枯燥的想法擋住了世界之美,她講了一個玫瑰和水仙的比喻。“玫瑰園里開滿了玫瑰,有一天,玫瑰中間突然開出一朵水仙花。就那么一朵,孤獨地站在玫瑰群里。你問水仙花,你是要對抗玫瑰嗎?她會告訴你,沒有,我不是想要對抗任何人,我只是想好好做一朵水仙。”
土耳其主持照(臉部需修片) (受訪者提供/圖)
我能看到詩意的世界
記者:你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李欣頻:現實的無奈是,連高考作文都有標準評分的模板。我們必須打破這種標準。就像花開的過程一樣—即便是同一朵花,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呈現不同的狀態。植物尚且如此,人也必須這樣。讓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與眾不同,才是真正的意義。
記者:你嘗試了很多領域。新書《10堂量子創意課》,用量子物理學,來深究創意。
李欣頻:我很喜歡一本叫《秘密》的書,里邊討論的是吸引力法則,很有意思。它告訴我們,當思想、情感、語言、行動結合在一起,它所散發的能量形式將會吸引與其本質相同的人事物,也就是消極能量吸引消極能量、積極能量吸引積極能量。量子物理學也談到類似概念,所有人事物最根本的組成就是能量弦。這門科學已經廣泛被運用在能量醫療研究、宇宙科學研究和個人創作上。它是應該被普及的科學。我認為任何人都要對量子物理學有所了解,他才能在人生一些受限的情況下,有所突破,有更多的可能性。
記者:你覺得你自己“怪”嗎?
李欣頻:我不喜歡看到重復的自己。即使是品同一杯茶,逛同一個書店,也會因為自己的心境不同,而看出不同的狀態。就跟我寫文案一樣,我不會讓自己看到一模一樣的東西。我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找出它獨有的特質,你可以管這種能力叫細膩,或者叫詩意。我看到的世界,就是一個詩意的世界。
記者:很多人羨慕你,希望能像你一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面對現實卻很怯懦。
李欣頻:如果你沒辦法想象一座城堡的輪廓,那么你手中的積木一點用處都沒有。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他想要的東西,關鍵在于他有沒有去“想”,敢不敢想。
記者:你做過錯誤的決定嗎?
李欣頻:對我而言,沒有什么是錯誤的。當那些“錯誤”發生了,它們就成為了一種正確的人生經驗,它們會有很多有趣的部分,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視野。人生就像是一個游樂場。你會上錯一輛云霄飛車嗎?你會玩錯一次海盜船嗎?不會的,既然身在游樂場里,盡情享受就是了。
記者:對你來說,什幺事情才是有意義的?
李欣頻:現在、當下。至于過去是什幺,一點都不重要。
怪人李欣頻
⊙ 經常望著天空看云看太陽看月亮;
⊙ 不跟愛人吵架;
⊙ 把廣告文案寫成詩歌;
⊙ 吃到一碗好吃的面會掉眼淚;
⊙ 健忘,沒法記得一個月以前的事;
⊙ 認為人生沒有什幺事比愛與珍惜更重要的事情;
⊙ 沒有對什么事感到遺憾;
⊙ 不看偶像劇,不關心娛樂八卦;
⊙ 不是科學家,卻喜歡研究宇宙的誕生與消亡;
⊙ 好朋友也都是一群怪人,包括葉怡蘭、方文山等;
⊙ 對新朋友的有效期限是三個月,在這期間如果沒有互相聯系,就會被腦子自動消掉。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