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屠”岑春煊
由于為政崇尚嚴猛,不講情面,經常參劾違法亂紀和庸劣不稱職的官員,岑春煊被稱為“官屠”。
責任編輯:劉小磊
【晚清史事叢談】
由于為政崇尚嚴猛,不講情面,經常參劾違法亂紀和庸劣不稱職的官員,岑春煊被稱為“官屠”
在清末的官場上,有天下“三屠”之稱。“三屠”指“官屠”岑春煊,“士屠”張之洞,“民屠”袁世凱。岑春煊之所以被稱為“官屠”,是因其為政崇尚嚴猛,不講情面,經常參劾違法亂紀和庸劣不稱職的官員;由于他忠于朝廷,敢說敢干,不畏權貴,也被稱為“肝膽總督”。
岑春煊字云階,廣西西林人,1861年生。他幼年隨任職云貴總督的父親岑毓英居住在昆明。1879年入京捐納工部主事,1888年報效海軍經費,晉升郎中。1889年其父病故,回籍守喪。1892年服滿到京,任光祿寺少卿,旋升太仆寺少卿,署理大理寺正卿。1894年中日戰爭時曾被派在欽差大臣劉坤一處差委,次年因病開缺。
1898年,岑春煊送其七弟進京會試,上折請安。次日受到光緒皇帝召見,他在奏對時主張發憤自強。光緒正想奮發有為,見他強毅剛直,非常賞識,即下特旨,簡授他為廣東布政使。他萬分感激,發誓效忠。上任之前請訓時,光緒對他說:“聽說兩廣總督譚鍾麟老邁不能辦事,你去了認真察看,據實奏聞。”
岑春煊
南下廣東,查辦道員
岑春煊到了廣東,經過調查,首先查出道員、厘金局總辦兼督署文案王存善任職五六年,積資數百萬,廣置房產,有“王半城”之名;并且深得譚鍾麟寵信,欺壓百姓,商民無不受其魚肉,還有人因其索詐被逼而死,官員畏其氣焰,均不敢說話。
岑春煊請譚鍾麟將其撤職查辦,譚鍾麟斷然拒絕。布政使為一省的行政長官,主管財賦和人事,岑春煊見其態度如此,毅然行使自己的職權,撤去王存善的厘金局總辦職務。
第二天又與各官同見譚鍾麟,請撤去王存善所兼的督署文案。譚鍾麟拍案大罵,氣得連眼鏡都掉到大理石桌面上摔碎了。岑春煊也極為憤怒,拍著桌子說:“本司(即藩司,布政使的別稱)為朝廷大員,所論乃是公事,即使有不妥的地方,總督豈能無禮至此!既然不能相容,你就奏參我好了!”說罷將官帽摘下,擲在案上,拂衣而去,回到署中,即請病假。
譚鍾麟自知理虧,派人前去勸解道歉。不久有旨令岑春煊入京聽候召見,岑春煊憤恨譚鍾麟,就把王存善貪污的全案抄錄下來,想著入京覲見光緒時當面參劾。走到武漢,他又奉到調補甘肅布政使,勿庸來京請訓的上諭。到達甘肅任所以后,他仍將譚鍾麟和王存善營私舞弊的事上折揭參,終于使王存善革職,譚鍾麟罷官。
北京“勤王”,慈禧信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