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再看日本“無賴”

日本戰敗66年后的今天,“無賴”派依然能拉近與新一代讀者的距離,作家小野正嗣曾說,“無賴”精神與時下日本年青一代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世界可謂如出一轍,因而在年輕人中引起了強烈共鳴。

責任編輯:劉小磊

日本的“3·11”,除了讓世界再次被自然界的力量震到目瞪口呆之外,看著新聞的各國觀眾,難免也同樣被日本人在這次9級地震中所呈現出來的克制的高度,震到目瞪口呆,顯然,日本人的表現超越了人們在同類經驗中的記憶限度。雖然災難后遺癥至今仍持續發酵,但毋庸置疑,災難中日本人的表現足令大家對他們印象加分,這有多國傳媒的報道為證。

可最近,當我再讀日本“無賴”派代表坂口安吾的系列作品時,止不住地冒出這種念頭:假如讓當過記者的坂口來描述和評價此次地震中日本人的表現,他會怎么寫呢?

日本“無賴派”作家坂口安吾

麴町的許多大豪宅瞬間消失,只剩下余燼在冒青煙,穿著考究的父女倆坐在河邊草地上,兩人中間放著一只紅色的大箱子,如果旁邊沒有還在冒著青煙的廢墟的話,看起來和郊游沒有任何區別。成為廢墟仍在冒煙的道玄坂上,躺著好像不是被炸死,似乎是被汽車碾壓致死的尸體,上面蓋著張薄鐵皮。路的兩邊站立著全副武裝的士兵,來往的人和受災人群綿延前進,冷漠地從尸體旁邊經過,甚至沒有人注意到地上的血跡,即使偶爾有人注意到,就像是看到丟棄的紙屑一樣,絲毫不關心。美國人說戰后的日本人沮喪和茫然,但是轟炸結束后受災人群的隊伍的表情似乎并不是沮喪和茫然,而是充滿著無邪、天真和乖順的命運之子。

這是坂口安吾在《墮落論》里描繪的被轟炸后的東京,今天再讀這段文字,想象其中人物的神情,很難不把它和“3·11”后一度每天在媒體里出現的畫面聯系起來。在《墮落論·續》里,坂口還說:“在戰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