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糊涂賬,管理亂如麻
2008年-2010年,全國僅媒體報道的地下管線事故,平均每天就有5.6起。全國每年由于路面開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2000億元。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張馨苑
2008年-2010年,全國僅媒體報道的地下管線事故,平均每天就有5.6起。全國每年由于路面開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2000億元。
按下電燈開關,擰開水龍頭,點燃煤氣灶,打開一個網頁,接通一個電話,這些平常的生活細節都和一個視野之外的系統密切相關——遍布城市的地下管線。
據城建統計數據,2009年我國城市地下管線長達156萬公里,可繞地球近40圈,這還不包括電力、電信、工業等管線規模。
模擬地下管線三維場景,從地下向上仰望,地下管線密密麻麻。 (昆明市城市地下管線探測管理辦公室/圖)
縱橫地下,卻亂如麻。2011年11月7至8日,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年會(下稱地下管線年會)透露:2008年-2010年,全國僅媒體報道的地下管線事故,平均每天就有5.6起。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由于路面開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2000億元。
在147年前上海便鋪設了中國第一條地下管線,但至今國家仍不知“家底”。地下管線委員會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全國660多個城市只有1/3進行了地下管線普查,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東部地區。
南方周末記者從地下管線年會獲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在制定地下管線管理的指導意見。而在年會上,眾多地方的建設、規劃管理部門將矛頭對準了沉疴已久的管理體制。
一條逼仄的地下管道可能有二十多個管理單位,道路像拉鏈一樣拉開又合上。然而,卻一直沒有專門的政府部門統一管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