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讓我們的精神也富有起來
假設一個人沒有富足的精神生活,無論物質如何豐裕,也是庸??杀?。今天我們發現,在這個國家,物質和成功恐怕已被給予了過高的評價。我們的年輕人,朗誦 的不再是詩篇,而是成功學……假設這樣 的情況出現在那些出身顯赫的富有者那里,除了以上一切的庸碌,還要額外忙于炫富、消費、聲色犬馬……
(全景/圖)
也許,人們唾棄的并非奢侈本身。也許,問題在于,某些富人們追求的奢侈已經泛濫,而真正稀缺的,卻已經被忽視。
中國人民富起來了。
隨著中國高速發展,無疑將有一群人,在財富、事業、生活方式上成為中國的表率,我們將其稱為“精英”。我們沒有預見到的,是這個精英階層的崛起速度如此之快。
中國人富有起來的標志之一,就是我們擁有了越來越豐厚的物質財富。根據麥肯錫的調查,即便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還是增長了16%。 預計,2015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總額將達到1800億元,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20%還多,超過日本成為世界奢侈品第一消費國。
富有者越來越多,物質越來越豐裕,昔日唯一的渴求已經不再遙不可及,我們才發現有許多的理由,去質疑“物質與富有”這一看似顛撲不破的正相關關系。
近年,尋常人對于財富和富人的態度,從遮遮掩掩的羨慕嫉妒,開始越來越赤裸的表現為仇視。這樣的“仇富”在這幾個月里又經歷了一次全面爆發。這次,一位與 紅十字會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美女成為了新的導火索,她名下價值不菲的名車和名包,從何而來?公眾先是質疑,而后憤怒。他們的口號是:“奢侈的并非瑪莎拉 蒂,而是真相。”
“仇富”這一界定太過粗暴,因為與此同時,他們也對喬布斯的創意、比爾·蓋茨的善舉津津樂道。也許,人們唾棄的并非奢侈本身。也許,問題在于,某些富人們追求的奢侈已經泛濫,而真正稀缺的,卻已經被忽視。
無獨有偶,就在七月,一起嚴重的事故,讓我們曾引以為傲的尖端科技和先進設備蒙塵。與驚人的經濟損失相比,對生命價值的漠視才尤為令人心寒。一位明星在微 博上引用昂山素季的話評論這次災難:“我們并不缺少發展所需要的科學與技術,但我們內心深處依然缺少些什么,一種真正的心里溫暖的感覺。”
今天對中國人而言,物質與精神,哪個才是真正奢侈的?奢侈二字,特指人所擁有的超過了必需的標準。今天,瑪莎拉蒂和愛馬仕已經越來越成為“必需”,過往我們珍視的種種“必需”的精神追求,卻越發顯得奢侈。
我們試著平視精英們的財富,仰視精英們的精神。我們守望和催生著中國精英階層的復興,我們也期待著,他們的富有,不止體現在物質上。
我們說“有什么樣的精英,就有什么樣的國家”。今天我們發現,這個國家成功、富有、現代化,卻不能像強漢盛唐那樣輸出有益世界的精神價值。我們也發現,“不讀書”、“利字當頭”、“缺乏教養”等等難看的標簽,時常被打在中國富人的身上。
假設一個人沒有富足的精神生活,無論物質如何豐裕,也是庸??杀?。今天我們發現,在這個國家,物質和成功恐怕已被給予了過高的評價。我們的年輕人,朗誦 的不再是詩篇,而是成功學;他們的愛情生活被按揭貸款所綁架;渴望萬貫家財而非行萬里路;過早變得世故和物質的他們是裝在青春軀殼里的中年危機。假設這樣的情況出現在那些出身顯赫的富有者那里,除了以上一切的庸碌,還要額外忙于炫富、消費、聲色犬馬……那么,我們又何以能對這群“精英”所定義的國家,抱有 期許?
但,我們還有時間,反省,思考,改變,我們還有時間塑造一群更好的“精英”,讓他們來塑造這個國家。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