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 炫動公益】陳利浩:“秀”得問心無愧

我提倡低碳,為底層市民的生存狀態呼吁,不是炫富,不是為虎作倀,無愧于心;我不做低碳產業,不生產自行車、電動車,沒有通過『作秀『謀取利益,無私無畏。

我提倡低碳,為底層市民的生存狀態呼吁,不是炫富,不是為虎作倀,無愧于心;我不做低碳產業,不生產自行車、電動車,沒有通過“作秀”謀取利益,無私無畏。

“向溫州市特警支隊長邵曳戎致敬!是他反對‘把車廂吊起放到地上清理’的指令,他的理由是:‘萬一里面有生命呢?你怎么交代?’他堅持在鐵軌清理,才有了小伊伊的得救。呼吁支持為邵曳戎記功!”“本人承諾:凡本微博被轉發一次,就捐獻一元給小伊伊!”

這 一微博一經發出,就吸引了全國無數網友的目光,每分鐘上千的速度轉發,轉發速度令人咋舌。很多網友的回帖基本一致:向陳利浩致敬。這位叫陳利浩的 好心 人,捐款1072417.20元!完成了他一天前的承諾。在大家宣泄對“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調查不滿情緒的同時,他的“善意”讓網友們憤懣的情緒 得到了一絲溫暖的紓解。

陳利浩浙江省諸暨市人,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并擔任國家會計信息化委員會委員,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九三學社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政協特聘委員、珠海市政協常委。為國內最早倡導低碳發展人士之一,連續三年被評為低碳年度人物,有“低碳委員”之稱。 (受訪者提供/圖)

 

人生的每個階段,各有精彩

由于歷史原因,陳利浩初中僅上過一年半。而后,年僅15歲的他走進了工廠,開始了電工生涯。后來,陳利浩上了上海電力學院函授班,迷上了計算機軟件。畢業后,他研發的一款財務軟件通過了部級鑒定。水電部發文要求在全國水利電力企業全面推廣。陳利浩一時名聲鵲起。

1989 年,陳利浩到廣東推廣他的會計軟件產品,被珠海市供電局的領導相中。調入珠海市供電局后,陳利浩專心于財務軟件的推廣,并因此獲得了珠海市 科技重 獎特等獎。“那時一個奧運冠軍的獎金才10萬元,我卻被獎了近100萬元。”隨著企業規模的發展,陳利浩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定位,毅然辭職,自主創業。如 今,“遠光軟件”已發展為一個市值60億元的上市公司。

在別人眼里,從小電工到“陳老師”再到企業家,這樣的人生 “三級跳”,在他看來,這些角色只是人生的不同階段。比如,“小電工”時期的單純如今已不可求,而“陳老師”收獲的尊敬和滿足也非“企業家”可以企及?,F 在,他更享受的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發表意見后得到的響應和尊重。

“正義不被炒作,就會被活埋”

2008年“兩會”期間,為 了在珠?;謴捅荒承┎块T“一律取消”的自行車道,陳利浩騎著自行車去政協報到,賺足了眼球,推動了自行車道的恢復;為了 倡導低 碳生活方式,他編寫、印刷名為《低碳100》的小冊子,破天荒地在全國、省、市的“兩會”現場分發,通過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示范來帶動全體市民;為了推 動低碳交通,他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向珠海市政協100名委員贈送自行車,“百名委員單車赴會”成了被關注的焦點。直到這次的“微博轉發捐款”,陳利浩每 次都能“出人意料”,讓人尊重。

他認為,除了本身的目的以外,這樣做更多的是在傳遞價值觀。發起微博轉發,是在提倡“以人民的生命為最高 命令”;捐出自行車、發動“百名政協委員單 車赴 會”,是在提倡“低碳交通,低碳發展”。這些行為,都不是單純意義的“慈善公益”。面對外界的“作秀”質疑, 他回應,“作秀”是一個中性詞,是否正面要看兩條:“秀”什么?有沒有私心?我提倡低碳,為底層市民的生存狀態呼吁,不是炫富,不是為虎作倀,無愧于心; 我不做低碳產業,不生產自行車、電動車,沒有通過“作秀”謀取利益,無私無畏。“正義不被炒作,就會被活埋”。

至于財富,他覺得:財富只是狀態。有了一定的財務自由,才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財富不能是負擔,思考、率性、純真等都不能因為財富而變色。所以他喜歡的生活方式就是“本色”。

他 的行善方式及時、透明。“在建設銀行珠海九洲支行的見證下,珠海政協委員陳利浩和南方都市報開設了三方監管賬戶,圖文直播開戶情況”,無論捐款來 源,還 是善款的管理、監管,都給網友一個明晰的行蹤交代。從他發起“微博轉發捐款”后30小時就完成了捐款,這無疑也是對善意、善款的最大呵護與尊重。

對他而言,投身慈善和公益,是他至為重要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需要”。每個人心中都會“有愛”,只不過方式、對象、程度各不相同。“達”固然可以“兼濟天下”,“窮”也至少應該“獨善其身”。

精神復興的希望在民間

1、問:你認為自己是一個精神生活豐富的人嗎?

答:只能說我是一個比較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通過各種方式(包括慈善和公益),倡導和踐行符合人性和歷史規律的價值觀,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這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既是精神生活,更是社會實踐。

2、問:你對你周圍的大的環境滿意嗎?貧富差距、消費主義、環境污染、金融危機、中國現狀等問題會給你帶來焦慮感嗎?你會樂觀(或悲觀)嗎?為什么?

答:發展速度、社會效率令人滿意,發展質量、社會公正差強人意。面臨問題,我會焦慮,但更視為挑戰??傮w上,我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因為,經濟發展的成果,公民的獨立和合作意識的蘇醒,社會主體的多元化,與國際社會的融合,信息技術的進步等等,都決定了前進的趨勢不可逆轉。

3、問:不少人認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位于前所未有,世所罕見的低谷,對此你怎么看?

答:我不覺得是“世所罕見的低谷”。不能把眼光只盯住偉人和大家,精神復興的希望在民間。特別是微博等信息傳播手段的迅猛發展,使得思想的表達、傳播、聚集等效果空前,人民思想的結晶一定能使中華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主流價值之林。

4、問:你怎么看待那些精神生活貧乏的人?

答:不能說別人“貧乏”,只是精神生活的方向不一、關注點不同。對于我,精神生活意味著追求“自由之思想”的快感,“獨立之精神”的優越。

5、問:你怎么看待人的精神孤獨?

答:從主體上,精神的體驗、自由的思想,需要的正是孤獨;從需求上,人最終也只能期待自己。因此,孤獨是人的本質,因為世界上只有這一個“我”。所謂“排解”,只是個人對精神生活的一種調劑。

6、問:你有閱讀的習慣嗎?你的閱讀書單是哪些?

答:有。我訂閱的報刊有:《讀書》、《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三聯生活周刊》、《新民周刊》、《中國新聞周刊》、《文學自由談》、《隨 筆》,以 及一些文學、攝影雜志。我還會購買每期的《讀庫》。最近讀過的書有:《沉思錄》、《沉浮與枯榮》、《祖國的陌生人》、《大法官說了算》、《自由在高處》 等。

 

2011中國富有階層精神生活調查 善舉

62% 的人從事過公益性的無償活動

16% 的人在公益組織或慈善團體中擔任過職位

46% 的人曾為公益項目一次性捐助1000元以上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