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有信念的人才真正富裕
只有當你進入一個很廣闊的天地,見識到很多人的生活,發現人類心靈的美麗和經歷的奇特時,你才會感覺幸福。這種幸福的感覺是拿錢買不到的。
“2011中國富有階層精神生活調查”學術顧問 鄧啟耀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全媒體研究院媒介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山茶·人文地理》創辦人,中國民族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副會長、中國探險協會副會長。主要學術研究興趣為視覺人類學和民俗學,民族志紀錄片制作者,曾參加多次國際人類學電影節。
只有當你進入一個很廣闊的天地,見識到很多人的生活,發現人類心靈的美麗和經歷的奇特時,你才會感覺幸福。這種幸福的感覺是拿錢買不到的。
曾經看過一個朋友拍的關于富人生活的紀錄片,每天晚上就是去高級會館唱K玩什么的,一下砸幾千塊,看著好像很享受,但其實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無聊的。沒有愛,才去嫖;沒有玩,才去賭;沒有想象力,才去吸毒。
這樣的一個人生活是很空虛的,有錢也不知道怎么花。以前是沒錢,為生存奔波,現在有了錢也只是吃好穿好而已。按照馬斯洛的層次心理學,人的需求是分層次的,吃喝這些生理上的需要是最底層的需要,生命質量提升的核心是自身的一個修煉,不完全靠物質。
鄧啟耀 熱衷戶外探險。 (受訪者提供/圖)
經歷是你唯一可以擁有的
仇富的和炫富的是同一撥人,沒錢的人仇富,有錢后他就炫富。比如郭美美,一看就是窮慣了,有點錢就拿出來炫耀。一個真正的貴族是很低調的,因為奢華 是一個生活習慣,沒必要拿出來炫耀。所以我認為不在于有錢沒有,關鍵在于你見不見得錢?,F在中國人還沒富夠,富裕還沒有成為一種常態而是一種爆發,因而突然有錢 了不知道怎么辦。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曾經很欣賞加繆,他認為:“人都是在一種荒謬的狀態下生存,要想活得更加充實只有去經歷,哪怕苦難也會 是一種財富。”有一次我去德 國主持 畫展,去看到了一位世界知名哲學家的墓地??吹胶笪掖蟪砸惑@,他的墓地極其簡陋,周圍隨便一個小商人的墓都比他的好。那一刻我明白了,人活著不是為了比墓 地的。家產萬貫你帶不走,經歷卻會跟隨你,經歷是你唯一可以擁有的。就像加繆說的你要體驗無數的經歷,這樣才會是一種幸福的人生,哪怕是酸甜苦辣什么都有 的。
所以我想現在生活比過去好了,但是為什么自殺的也多了,那是因為關鍵在于沒有幸福感,一個人在世界上能擁有的事情很有限,經歷的事情卻可以無限。
發現心靈的美麗和經歷的奇特
我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什么都經歷過。我在讀書的時候去當過知青,在云南邊疆第一次感受過文化的多樣性。后來也去過工廠,大學畢業后又被分配到省委機關,后來發現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就辭掉了。
我跟我的學生講過,不要認為找份工作或者做公務員就很了不起了,不要那么著急,要認真想一下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
現 在年輕人有生存的壓力,急著找工作也是無可非議的,但找到工作后你是要泡在里面呢,還是保持你的自由?我有一個學生,他研究生畢業后進了全球五百 強的企 業,薪酬很高讓大家都很羨慕,但他做了兩年就辭職不干了,問他為什么,他覺得每天這樣朝九晚五地活下去好像是為了錢而活,因此他拿出存下來的錢旅行了一 年。旅行中他認識了一撥人后就進入了《國家地理》雜志,干了一年又跑了,去了一個NGO機構做慈善,他說這才是他真正想做的。像這樣不斷地調整自己,調整 到自己最滿意的位置就很好。
不管有錢沒錢,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若精神上沒什么追求會很無聊。他們精神生活上是貧乏的,既不讀書 也不去感受世界,因此他們認識不到,不 是只有 紙醉金迷的才是享受,其實可享受的、好玩的東西太多了,除了一般說的旅游、藝術欣賞外,還有太多,還包括信仰。只有當你進入一個很廣闊的天地,見識到很多 人的生活,發現人類心靈的美麗和經歷的奇特時,你才會感覺幸福。這種幸福的感覺是拿錢買不到的。只有當你收獲了友情或者愛情,你能做到更多的事,幫到更多 的人,那你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才會好,才會達到像馬斯洛所說的“高峰體驗”。
有信仰的人,相信這個世界
有一次我們去登哈 巴雪山,有很多征兆暗示我這次出行是會出事情的,比如我的車牌號是11140,坐上這個車后又出現了三四個不好的征兆。我的朋友都 勸我不 要去,但我克服了這些還是去了,而且我也成功了。經過這個事情,我實現了雙重探險:一個是穿越了雪山,這是我體力上的探險;還有,我戰勝了那些不良暗示, 這是精神上的探險。這就是我的一次“高峰體驗”。
如果說我在精神上有比較佩服的人的話,應該是王石吧。因為他喜歡探險我也喜歡探險,他完成了“7+2”,就是攀登全球七大高峰和穿越南北極,全球完成了的也就十二三個人,非常不簡單。一般人都小心翼翼地不敢去做的,他敢于去嘗試,去體會。
在 “2011中國富有階層精神生活調查” 問卷里我發現了一些現象,比如關于家庭的問題?,F在有了財富,包小三被當做一種時髦的事情,在問卷里80%的人認為應該多抽時間陪伴家人,對于小三的容忍 度只有20%。我是做人類學的,我更相信實際的觀察,填表的時候,選擇是有下意識的、掩飾性的,可能掩蓋了真實的想法。
這次調查里選擇沒 有信仰的人占了60%多,佛教的稍微多點。但我懷疑他們信佛和信仰并沒有關系,更多的是功利的求神拜佛,好像“行賄”神一樣,把社 會上的 東西又套用過來?,F在人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缺乏信仰,我指的不是宗教信仰。我認為自己是有信仰的人,我相信這個世界。對自己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應該要有個 信念,這樣,才會成為一個真正富裕的人。
鄧啟耀教授的問卷
你擁有黑膠唱片嗎?
你會演奏樂器嗎?
過去一年你在音樂廳欣賞過兩場以上的音樂會嗎?
過去一年你在現場聽過兩次以上的歌劇或戲曲嗎?
你在10個以上的博物館、美術館看過展覽嗎?
過去一年你有到現場看過兩場以上的戲劇/話劇嗎?
你有欣賞過3種以上的專場舞蹈表演嗎?
你購買過兩件以上藝術家原創的作品嗎?
過去一年中你有兩次超過一周的長期旅行嗎?
你呼吸過海拔5000米以上的空氣嗎?
你曾經踏足亞洲以外的大洲嗎?
你去過10個不同的城市或地區旅游嗎?
你曾在日落后的海灘漫步嗎?
你有兩位以上在旅行中結識的朋友嗎?
“2011中國富有階層精神生活調查”學術支持單位
中山大學全媒體研究院媒介人類學研究中心
中 山大學全媒體研究院媒介人類學研究中心2010年成立,是一個以傳播學和人類學為學科支撐點的跨學科學術研究機構,主要研究影視、網絡、手機等新 的傳播 媒介對當代人類社會、文化及其認知和行為模式的巨大影響,同時,在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影像分析、特殊群體的社會調查等方面,也開展了一些應用性研究。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