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權者】女魔頭: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她的人生由很多個“第一”組成。全球知名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第一位女性主席;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一任女性及任期最長財長;八國集團史上第一位掌管經濟事務的女部長……6月28日,她又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任女總裁。

拉加德著裝個性,參加法國內閣會議。 (getty/圖)

她的人生由很多個“第一”組成。全球知名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第一位女性主席;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一任女性及任期最長財長;八國集團史上第一位掌管經濟事務的女部長??6月28日,她又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任女總裁。她叫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一個在智慧與時尚之間、在男人與權力之間,游刃有余的女魔頭。

6月28日,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從法國電視一臺離開時,笑得春光燦爛。一襲深藍色的香奈兒套裝是她的裝點物,一絲不茍的滿頭銀發,將她身后的巴黎映襯得更加明亮。這一天,她打敗了同臺競選的墨西哥中央銀行行長、前IMF副總裁卡斯滕斯,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新任總裁。作為監察全球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的最強大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歷史從此被改寫。成立66年后,它迎來了自己的第11任總裁,第一位女掌門人。

巴黎有女初長成

“當時我確實想進巴黎政治學院。但現在我絲毫不遺憾學了法律。失敗使我轉向,使我有了其后25年的獨立生活,給了我非凡的運氣。”

“我1956年出生于巴黎,如今是兩個成年兒子的母親。”5月25日,時任法國財長拉加德在公布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一職的聲明中如此介紹自己。這是在原總裁安德烈·斯特勞斯-卡恩因性侵犯指控而宣告辭職的幾天之后。拉加德的自我介紹看起來異常簡潔,這個時候,她已經獲得了歐盟27國的一致支持。相對于她的“前任”,人們對她最大的興趣點在于,她是一位女性,這個性別在國際貨幣基金總裁一職的位子還前所未有。

克 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Madeleine Odette Lagarde1956 年出生在巴黎。曾為國際律師及女商人,后由德維爾潘政府邀請加入法國政府。從2005 年起至今先后擔任法國外貿部部長級代表、法國農漁業部部長、法國財長。2011 年6 月28 日,當選為繼卡恩之后的第11 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 (getty/圖)


拉加德出生于巴黎九區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當時的法國還處于前第五共和國時期,1956年新年的第一天,當這個女嬰出世時,沒有人知道她的未來會怎么樣。拉加德的父親是里昂一所大學的英語教授;母親更為難得,在女性的社會參與性相對保守的上個世紀中葉,她同樣也是一名從事教育和出版業的知識分子。

父母的職業和學養讓拉加德從小就享受到書香門弟的待遇。身為家里四個孩子之中的長女,拉加德的家庭教育從一出生便開始。英語、拉丁語和希臘語是她近水樓臺掌握的技能,還有英美的歷史和思想。在從1959年開始的戴高樂統治時期,能近距離接觸并深入英美文明顯得相對難得—這位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以拉遠英美法之間距離的“戴高樂主義”而聞名。

另一方面,拉加德也享受到自己出生地的特權。她的生活區位于塞納河北岸,與孕育了現代主義和達達主義等先鋒思想的左岸“搖籃”相比,這片被稱為“右岸”的地方奢華而務實,是當時巴黎有名的商業集散之地。在這種環境中過著衣食無憂的中產階級生活,少年時代的拉加德就已經在各種場合嶄露頭角。在勒阿弗爾上中學時,她表現出強烈的拼搏精神,學習花樣游泳并成為了國家隊隊員,15歲時還在法國游泳錦標賽斬獲銅牌;中學畢業時,她又成功成為由美國戰地服務團提供的留美獎學金的獲得者,前往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塔市的Holton-Arms女校學習。

“世界從那時向我敞開了大門”,拉加德曾說。而正當此時,她的人生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17歲那一年,對她產生深遠影響的父親去世,一個完美的家庭變成了守寡的母親帶著四個孩子的組合。拉加德也許不曾想到,有一天,她的家庭也會背負起沉重的生活負擔—母親艱苦獨立地支撐起整個家庭,曾做過戰地女護士的外祖母給予了毅立不倒的精神信仰。拉加德的人生從此也變得必須堅強起來。

從女校畢業后,拉加德曾擔任過美國國會議員威廉·科恩的工作助理。后來回到法國,在法國南部的艾斯克普羅旺斯政治學院獲得學士學位。讓她受挫的地方是在有“政治家搖籃”之稱的巴黎政治學院。她在那里的國立行政學院進行預備學習,然而兩次碩士考試都名落孫山。也正是這里的失敗改變了拉加德的人生坐標,她轉而在巴黎第十大學攻讀法律,同時還獲得了英語和商業法雙碩士學位。“當時我確實想進巴黎政治學院。但現在我絲毫不遺憾學了法律。失敗使我轉向,使我有了其后25年的獨立生活,給了我非凡的運氣。”在法律戰場上功成名就的拉加德日后回憶說。

2009 年9 月,G20 倫敦峰會上,拉加德和美國財長蒂姆·蓋特納(TimGeithner) 親密交談。 (getty/圖)


律政俏佳人

“對我而言,這些職位都有著相同的價值。而貝克麥堅時的不同在于,并非美國人當頭,歐洲人是跟班,也不是年長的就是領導,年輕的就只干記筆記之類的雜活。”
1980年,拉加德開始向法國和全球多家律師事務所投出求職申請,但結果一度令她陷入失望。尤其是法國本土律所的回答—“有的讓我整理檔案,有的甚至直接聲明我永遠不能成為事務所合伙人。最后我與美國的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約見,談話的是位女性,我受雇了。”正是這個以寬容和多元化著稱的全球最大國際律師事務所之一的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給了拉加德一個再次赴往美國的理由。

1981年,25歲的拉加德加入了全球大名鼎鼎的這家事務所,她的“律政佳人”生涯開始從一個實習生做起。先是在巴黎辦事處,處理勞工、反壟斷和企業收購相關的法律事務,而后直接調入位于美國芝加哥的全球運營中心。1987年,拉加德正式成為事務所合伙律師,1991年升任主管。4年之后,經過半百年發展的貝克麥堅時已經在全球擁有37個辦事處,逾3200名律師。拉加德一躍成為它的全球執行委員會委員。1999年起,她正式出任貝克麥堅時全球執行委員會主席。這是貝克麥堅時50年歷史上的第一任女主席,也是拉加德在人生中書寫一個又一個“第一”的開始。

拉加德也不負重望,在她的掌管下,貝克麥堅時的營業額迅速提升了50%,2004年,它的年度利潤額更是火箭般地沖至122.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時的拉加德已經在本屬男人的戰場上游刃有余,也行將步入政壇。從小的家庭教育和日后的生活磨礪在這段職業生涯中里給拉加德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正面效果?!督洕鷮W人》這么評價拉加德:“她的主要優勢在于吃苦耐勞、異常敬業,和對技術細節的苛刻要求,同時,拉加德女士還有極富魅力的行事風格。”

拉加德自己也時常感嘆在貝克麥堅時的25年。“對我而言,這些職位都有著相同的價值。貝克麥堅時的不同在于,并非美國人當頭,歐洲人是跟班,也不是年長的就是領導,年輕的就只干記筆記之類的雜活。”這正是讓拉加德鑄就了女性領導才能的25年。她在這個過程中變得包容、坦誠、嚴謹、雷厲風行又不失春風化雨般的柔和,用她自己的話總結:在純雄性荷爾蒙的世界里,她發揮了女性的潛能,抵擋了男性的冷酷。

或許是來自巴黎的原因,也或許是得益于從小在游泳池里練就的矯健身型,拉加德還是法律界的“時尚教母”。“她是阿瑪尼和香奈兒套裝、愛馬仕手袋和絲巾的擁躉。”英國《每日電訊報》這樣說。拉加德的愛物基本來自法國,目不暇接的各式套裝經常將她的氣質襯托得卓爾不群。她還喜歡佩戴各類耳飾,夸張的造型浮現于主人的短發之間,顯露著自信和強勢。此外, 拉加德還有一種非常自我的“圍”巾風格。她喜歡將絲巾疊成長條狀直接搭于肩側,或者自然垂掛在脖頸兩旁。這種戴法一度還頗受追捧,被稱作“拉加德圍法”。

拉加德自己在一次采訪中說:“我總是自己化妝,但我每周會讓一個理發師幫我打理一次頭發,好讓我保持形象。我一般選擇不太容易起皺的裙和織物類服裝,樣式要簡潔大方,要和我的職位相配。我身高有1米8,穿42號的鞋,所以我需要注意服裝的平衡感。我喜歡追隨服飾潮流。我父親曾是一個出色的服裝設計師。在我童年時代,我見過他縫制出很棒的裙子。這些記憶讓我知道怎么用不多的錢去塑造高貴的形象。”

偶爾,拉加德也會暴露出狂野的一面。在貝克麥堅時的一次雞尾酒會上,她曾身著黑色皮衣和皮褲亮相,令同行大吃一驚。這也讓她多了個“搖滾明星”的稱號。而無論衣飾如何優雅得體,或是特立獨行,拉加德最大的魅力還在于她的發型和表情。一頭標志性的銀色短發,和幾乎沒有緊鎖過眉頭的笑臉,讓她在干練和親和中穿行,成為她行走江湖的兩大法寶。

2011 年7 月21 日,全球矚目的歐盟各國領導人特別峰會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Sarkozy)、德國總理默克爾 (AngelaMerkel) 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接耳交談,笑言晏晏。 (getty/圖)


接過燙手山芋

“我不想在這件事情上表達得太過詩意。不過并非所有的指揮家都知道怎么演奏鋼琴、豎琴、小提琴或者大提琴。因此,我將嘗試去做一名好的指揮家。”

拉加德的才干先后引起了美國和法國政府的注意。先是美國政府邀請她入職遭到了拒絕。2004年,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授予她“法國騎士勛章”。翌年,在時任法國總理德維爾潘盛情邀請下,拉加德擔任法國政府部長級外貿代表,并稱“報效祖國的時刻到了”。從此告別了法律界人士身份,正式步入政壇。

2007年,薩科齊當選法國總統后,改組內閣拜相封侯,拉加德出任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部長,即法國財長。這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自1959年建立以來出現的第一任女性財長,也是世界最強經濟體—八國集團歷史上出現的第一位掌管經濟的女部長。

拉加德接受考驗的時刻很快就到了。在她上任的第二年,世界經濟迎來了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法國民眾一開始對拉加德滿腹懷疑,因為這是一位沒有接受過專業經濟學習的財政部長。而面對這樣的巨險, 拉加德表現得相當從容。2008年10月10日,在華盛頓召開的八國集團財長會議上,她強硬表決:要動用一切可用手段對抗當前危機。之后,她又主導了法國3600億歐元銀行業拯救方案和260億歐元經濟重振計劃等幾大應對金融危機的實質性方案。而此前她已經展開的包括減稅和助推巴黎替代倫敦成為金融中心的改革也發揮了效力。

盡管法國不可避免在金融行業、汽車制造業、鋼鐵業、化工行業、房地產和建筑業以及旅游和酒店業方面受到了嚴重沖擊,但相對于美國和歐洲其他幾大國家,法國已經實現了有驚無險的平穩過渡。拉加德還不失激烈地抨擊了美國政府,“讓市值6000億美元的雷曼陷入危機本身就是一大錯誤,而美國政府居然讓雷曼倒閉,無疑犯下了更大錯誤,正是美國政府用錯誤的方式來修正錯誤的做法,才導致了目前波及全球的金融悲劇。”同時,倡導女性身居高位的她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的部分原因在于全球銀行業被“激進而貪婪”的男性所主導,缺乏了女性思想與之均衡。

2009年,《金融時報》評選拉加德為“歐元區最佳財長”,認為她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措施及時得當”,在國際金融監管等一系列談判中展現出良好的外交能力和嫻熟的談判技巧,加強了法國的國際地位。在《福布斯》雜志2009年全球百名最有權力女性排行榜上,拉加德名列第17位。而在法國國內,再也沒有人質疑拉加德的掌權,她成為法國人眼里當仁不讓的明星政客。在由法國主流媒體評出的2009年最具個性魅力法國人排行榜中,拉加德高居第二位,僅次于有“法國貓王”美譽的搖滾歌星約翰尼·哈里戴。

今年5月,當同為法國人的前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又爆出“性”丑聞,當他沒有選擇地宣告辭職,拉加德順理成章地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5月26日,她正式宣布競選該組織總裁,并公開表示:“我將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帶去作為律師、企業管理者、部長和一名女性的全部經驗。”

盡管以她不是經濟學科班出身為理由,有人提出反對,但拉加德還是毫無懸念地當選第11任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并于7月5日走馬上任,成為這個組織成立66年以來的首位女掌門人?!督鹑跁r報》首席經濟學家馬丁·沃爾夫對此評價,“早在拉加德宣布參選的那天開始,其實最終的結果便已經確定。沒有人比她更加適合坐這個位置。”拉加德自己稱:“接受24個男人‘審問’3個小時,我開始覺得,改變是一件好事。我們可以發揮不同的才能和優勢。 ”她所強調的是,6月27日在華盛頓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面試時,24名執行董事全是清一色男性。這樣的勝出讓“女權主義者”拉加德倍感欣喜,她在接受法國電視一臺采訪時, 承認“這是一次女性的勝利”。

拉加德今年55歲,她正在全新的舞臺上書寫著下一段“輝煌”。8月4日,法國共和國法庭突然宣布,對她展開一項司法調查,以確認她是否在擔任法國財長期間濫用職權,在支配一筆2.85億歐元的巨款時,令法國總統薩科齊的朋友貝爾納·塔比受益。拉加德對此指控強硬拒絕,自稱問心無愧。在更深層的意義上,也有人將拉加德的當選視作國際政治力量之間的一種均衡—世行行長由美國人壟斷,IMF總裁由歐洲人出任—被視作一種心照不宣的“國際規則”。

拉加德任法國財長時,她的辦公室墻上貼著許多漫畫,其中一幅中,她變身穿著漁網絲襪的虐待狂,正用皮鞭抽打著腳下的銀行家。她還引用過毛澤東的話語:“婦女能頂半邊天。”如今,身任國際貨幣基金首位女總裁,面臨著全球經濟二次觸底的風險,拉加德何嘗不是接過了一個燙手山芋。正如她自己所言:“我不想在這件事情上表達得太過詩意。不過并非所有的指揮家都知道怎么演奏鋼琴、豎琴、小提琴或者大提琴。因此,我將嘗試去做一名好的指揮家。”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