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想不到的美:屈氏衣館

衣服內里,除了“慈母手中線”、除了“美人羅裳”、除了“曹衣帶水吳出當風”??還往往夾藏著一個家族的榮辱、一段時代的變遷。如果有人這樣問屈汀南,你身后的衣服貴重嗎?他會答:你想像不到“它們”的美。

清代·團花牡丹三藍繡裙“三藍”繡,又叫“三藍緙法”,是在淺色布上,用深藍、平藍和月白三種顏色絲線相調,做出退暈繡法,非廣式所有。裙子為屈汀南在潮州一所寺廟中尋得。裙面團花牡丹層次豐富,光澤鮮明,每一片花瓣都呈現著清代貴婦高雅內斂的陽明。 (趙衛民 楊俊寧/圖)

"衣服內里,除了“慈母手中線”、除了“美人羅裳”、除了“曹衣帶水吳出當風”??還往往夾藏著一個家族的榮辱、一段時代的變遷。如果有人這樣問屈汀南,你身后的衣服貴重嗎?他會答:你想像不到“它們”的美。"

這里是廣州鬧市中的烏托邦。彩旌逐風動的入口,踩著潮潤的青石板往里走,暗香浮動,蟬唱蟲鳴。拐角處是一勺汪綠的池水。水面的殘荷訴說著遠去的光陰。幾步之遙的地方,我們要見的人,叫屈汀南。

屈汀南中國知名服裝設計師,廣東順德人。設計以中國本土元主,同時也從事中國傳統服飾的收藏和研究。作品曾先后獲得由法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民俗文化獎”、“21 世紀設計大獎”等多個國際獎項。 (趙衛民 楊俊寧/圖)

屈汀南是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在國際大賽中獲過獎。幾日前,他剛從敦煌歸來。在那里,他用妒忌得讓人發狂的近距離觀摩了莫高窟。就在千年洞窟的里面,那么近,那么近地,他看到了一千年前的線條、一千年前的色彩,看到了唐代的雍容華貴,看到佛陀的禪思輕靈。為此,屈汀南被震撼得無與倫比。

我們此刻身處的地方也很美,叫“嶺南服飾博物館”。置身千年神韻之外的我們,親眼撫及一兩百年前的風尚與時髦,同樣感受到無法抑制的美。這是屈汀南位于廣州的私人藏所,同時也供公眾免費參觀。屈汀南入駐TIT創意園時,拿出占自己藏品十分之一的數十件,創辦了這間主要以清、民嶺南服飾為主的博物館。

清 末民初·盤扣收腰滾邊夏服晚清粵廣,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件出自廣東的女式夏服,中西融合,訴說著時代煙云。衣服最嘆為觀止之處在于它的滾邊縫制,細如發絲 的滾邊工藝代表著中國傳統服飾的最高境界。而西式三角斜裁的收腰設計運用,一改垂直盤扣的傳統做法,將衣側的曲線修飾得行云流水。 (趙衛民 楊俊寧/圖)

五爪龍袍

屈汀南生長在廣東順德。屈家是廣東的名門望族。文革結束后的一天,屈家祖屋的閣樓突然塌了。塵土飛揚的斷柱殘椽里,幾只大箱子被人抬出來。打開一看,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箱子里面滿滿當當裝著各色服飾,是屬于屈家堂號“裕德堂”的舊物。

裕德堂是清、民時期廣東的老字號布店,有著粵海官御的印子,民辦官用—在清朝,它屬于經商的同時還要為皇室御制衣物的半官方造辦處。起開的大箱里,屈家后人清點出上百件衣物,其中大多數為“裕德堂”店里的樣物—“裕德堂”的布料制作成成衣置掛于店內,方便客人選購。

樣衣稱得上件件精良,均為“天衣無縫”之作。而最讓屈家人吃驚的是,里面竟然還藏有龍袍。最珍貴的那件龍袍屬于納紗繡, 亦稱“戳紗”或“納繡”,是久負盛名的珍貴繡種—繡時以素紗做底,用各色絲線規律穿行紗眼,有強烈的織紋感和立體效果,為當時皇家御用。屈汀南還歷歷在目開箱時的震撼:打開龍袍,袍身熠熠,金龍躍然于目,細節亦天工神匠般精致—每一處紋路每一條衣縫的飛針走錢都堪稱完美。讓屈家驚奇的地方還在于,這居然是一件真正的五爪龍袍。

(趙衛民 楊俊寧/圖)

一件龍袍何為皇帝親身穿飾?屈汀南說,要看它上面是否有九條真龍。屈家人數來數去,在袍子上只見到八條。最后,在極隱蔽的衣襟內側,看到了生靈活現的第九條。而為何一件嶄新的龍袍會靜靜地躺在屈家大箱子里近百年?百思不得其解的屈汀南最后得到答案:屈家當時接到皇宮命令后開始趕制,等制好時,大清已亡。它才安靜地留此百年。

龍袍在屈汀南的藏品中不是孤品。我們還見到了他的另一件收藏—開耕禮用明黃平金繡正龍十二章紋龍袍。相比象征屈氏家族歷史榮耀的第一件真品龍袍,這一件則更具有廣闊的歷史意義。在“嶺南服飾博物館”里,這件為光緒年間兩廣府做開耕禮所用的十二章紋龍袍,立于玻璃器內,靜靜地訴說著一個民族的時代特性。中華民族本是個農耕大族,在開春耕地的時候,皇帝要現場親耕,這是當時中國最為隆重的祭祀禮之一。而遠在兩廣之地,皇帝當然無法親臨。所以就將龍袍請過來,用作禮儀,等同皇帝親臨。

清 代·石青色刺繡領擺大褂這件衣服是清代貴婦的禮服。領口和衣襟連成一片的廣繡講述著『梅絳雪』的故事。衣服的扣子用純銀打造。故事講述了一對窮苦夫妻,丈 夫考上狀元,準備跟宰相女兒成親,妻子得知后追到京城,說服宰相以正其名。意在告知,縱使大富大貴,亦不能拋棄糟糠之妻。衣襟處的繡花有抱著舊琴尋夫的妻 子,有依人而立的亭鳥花竹。每一個場景的下針,都體現著傳統繡娘如火如荼的技藝。 (趙衛民 楊俊寧/圖)

千年之美

1999年,屈汀南以廣東莨紗為衣料設計的“嬗變”系列在法國獲得兩項大獎——由法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民俗文化貢獻獎”和“21世紀設計大獎”,由此確立了他在中國服裝設計界的大師級地位。其實,不僅如此,對這位具有鮮明廣東特色的設計師來講,這次獲獎有著更為深遠的影響—從那時起,屈汀南真正意識到中華民族的數千年服飾歷史中包含著如何浩瀚的長煙。

屈汀南始終忘不了這樣一幕:獲獎當場,有一位法國老太太緊緊擁抱他,用標準的中國話說:“這個是莨紗,我知道它出自廣東。”接下來,西班牙公主在電視上看到屈汀南獲獎后,也將他邀至家中,展示她的中國藏品,細述她二十世紀初經歷過的一次中國行??這讓當時在國際舞臺上初出茅廬的屈汀南不禁感嘆:“出了國,才知道有這么多人對中國有感情。原來,我有一整個民族的驕傲!”

清代·大圓襟防雨大披名震江湖的BURBERRY 算什么!看看中國農業社會時代的大風衣。在苧麻布面涂上蜂蠟,這種擋風遮雨的工藝在先秦南越國就已經出現。它或者是世界上最早的涂層面料,而存至現在,它只是訴說著中國服飾的傳奇過去。 (趙衛民 楊俊寧/圖)

鮮明的民族服飾特征此后成為屈汀南設計中的最主要元素,尤其是對“莨紗”的運用。莨紗,又稱香云紗,廣東順德特有的制衣面料。以桑蠶吐絲織成的提花紗羅織物做坯綢,再涂以薯莨莖塊的汁液反復練曬,曬熟后的織物粘聚上一層黃棕色的膠狀物質,再用含氧化鐵成分的泥土均勻涂于織物表面,經過水洗,膠狀物變成黑色,這就制成了防水防曬、被稱為“泥土里長出來的布”的香云紗。從屈汀南被法國老太太抱住的那一刻,他就深刻體會到香云紗對一位廣東設計師的情結和意義,他將這種古老衣料與時尚設計結合,一次又一次,成就了他的T臺。此外,屈汀南也設計過“獨品情迷西藏”—以西藏為靈感的屈汀南高級定制系列,用熱烈的紅金兩色主打,大膽融匯了藏族民族風格細節。屈汀南說,這種設計實際上可視為一種“精神良藥”,能讓人靜下來,但不讓人迷信。他在意的是,在中國社會普遍缺乏信仰的現在,通過時尚華服,讓人們有所崇敬。就如同他在山西王家大院看到的一幅對聯:“敬有所尊,愛有所敬,人間自有非常道”。屈汀南說,這就是他設計以及收藏的衣飾內里。

清代·一品武官麒麟方補清代補子分為圓補和方補。圓補用于貝子以上皇親,上為五爪金龍紋,飾于左右肩及前胸后背。方補用于文武官員。文官飛禽,武官走獸。這幅清代一品武官大員補子歷經百年色澤金艷,補子灼目依舊,麒麟活脫活現。 (趙衛民 楊俊寧/圖)

屈汀南的收藏現在已經不只局限于屈家舊物和嶺南服飾,還有很多藏品屬于海外回流。對于這個身兼設計師的收藏者來說,服飾本身的價值和它背后的意義同樣重要,當然,值得仔細研究的還有它們的制作方法、色彩搭配,以及它的形象美。

民 國·鐵柄紙面廣告團扇這把扇子正面是鴛鴦戲水圖,上書“春江水暖鴨先知”。出人意料之處在于背面,居然印有兩款產品的廣告。一款產品為“地球牌殺蚊香”, 書有“地球蚊香,上等國貨??”的廣告詞;另一款為“亞林防疫臭水”,寫著“臭水質地凈藥力足??”的推廣語。團扇鐵柄勻正,紙面硬朗。想像著深閨淑女持 扇乘涼,一轉一搖,那是怎樣的時髦!(趙衛民 楊俊寧/圖)

屈汀南的每一件收藏品背后都流淌著一個故事,訴說著一段傳奇。從守著嫁衣一輩子的孤寡老人、時代變遷中流落民間的沒落貴族,到生活在“冰玉堂”的自梳女??收藏的過程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屈汀南每一次都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其間。因為在他看來,如果沒有近距離觀摩莫高窟,他從來就不會知道,簡單幾筆礦物顏料原來可以賦予生命靈動的安詳。它們那么簡單,又那么神奇。飛天乘著數筆綢帶清雅疏韻,洗盡鉛華。壁畫上的唐仕,膽胸露乳,卻細述著絲絲入扣的清寧。屈汀南看在眼里,銘記在心??v使他在設計空間里享受著現代科技精華,他也不敢相信,原來千年以外的世界具有那么深刻的美。美得驚心動魄,美得讓他淚眼滂沱。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