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資訊】誰敢自殺,我就活剝了他!
一部描述當代印度農民絕望處境的政治反諷片,它毫不嚴肅,那種承繼寶萊塢式歌舞片的,歡天喜地、熱鬧非凡的幽默并未令片子悲不可抑的本質變得更沉重,卻也沒輕松多少,而是顯得荒謬、超現實,令人瞠目結舌、束手無策。
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單元,曾在圣丹斯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上展映過的印度電影《自殺現場直播(Peepli Live)》沒有寶萊塢式的歌舞,是一部描述當代印度農民絕望處境的政治反諷片,卻也不像但凡我國獨立導演拍個描述底層困苦的片子就一定把臉板成苦瓜那 般,它毫不嚴肅,譬如男主角在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就摔倒在幾坨牛屎里,那種承繼寶萊塢式歌舞片的,歡天喜地、熱鬧非凡的幽默并未令片子悲不可抑的本質變 得更沉重,卻也沒輕松多少,而是顯得荒謬、超現實,令人瞠目結舌、束手無策。
印度北部鄉村一對貧苦兄弟納塔和布迪亞向政府貸款為母治病,無力償還面臨祖傳土地被拍賣之絕境時,聽到自殺農民可得到政府一筆撫恤金的傳聞,弟弟納塔遂決 定自殺,這個消息被媒體得知后大肆宣揚,恰逢大選時期,當局、資本家、宗教領袖等各參選集團基于此事亂作一團,一時讓納塔速速自絕,另一時卻發出“誰敢自 殺,我就活剝了他”的錯亂威脅。影片結尾有點亂,納塔在一場意外火災中因被人頂尸而逃脫出來,鏡頭從村莊急速后退直至城市,在成叢的正建高樓的某一熱火朝 天的工地上,納塔手持鎬頭,面色呆滯。
影片結束黑幕升起幾句話:“1991至2001年,印度有800萬農民失去了土地。”這個數字不知夠不夠我國的零頭。除了城市化進程里農民所承受的慘烈遭 遇外,通過選舉時各勢力間的糾結角力,片子對印度民主政治亦進行了盡其能事的辛辣諷刺,另外,對媒體在公共事件中擔當的角色也倍感無力。不能因此,看了此 片的國人就隔岸觀火,乃至妄自自豪起來,人家的媒體再無力,卻也可以公開諷刺政治。
電影中,當被記者問到如何遏止農民成群自殺的社會潮流時,印度農業部部長說:“要加快工業發展的步伐來養活扶持農業。”為了防止納塔跳井自殺,政府給他送了一臺壓水機來蓋住井口,卻對他連安裝機器的錢都沒有這個事實不聞不問。這些都是對農民處境笑里帶淚的巧妙暗喻。這部在場景、角色、語言等等細節上謹遵現 實主義的電影,在故事本身上卻四處可見超現實,如一位被政府拍賣土地后整日掘坑賣土,最后死于“身體本來就差,再加上無盡的重體力活”的農民—他不是一個 農民,他是所有農民。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