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漂浮泳池誕生記:游泳池——任何人任何地
三位游泳愛好者,本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游泳”的信念,從零開始,打造了一個漂浮泳池的計劃。這是一個真正的實現自由流動的泳池——內外皆自由。
三位游泳愛好者,本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游泳”的信念,從零開始,打造了一個漂浮泳池的計劃。這是一個真正的實現自由流動的泳池——內外皆自由。
整個故事聽起來好像美國夢的游泳池版。某天,幾個朋友厭舊了室內室外泳池的呆板,幻想能夠在紐約城內河流域內暢游,那是一幅怎樣的場景?。耗隳抗馑爸幨堑蹏髲B、中央公園……而你,就在最熱鬧的城中自在游泳。如果只是想想就罷,如此美夢便戛然而止。本身便是建筑師的王東平,和他來自“會玩研究所(Playlab)”的亞瑟·李·寇茨、杰弗里·富蘭克林,抱著異想天便開的念頭,開始打造他們的城中漂浮游泳池了。
王東平和亞瑟·李·寇茨、杰弗里·富蘭克林,合手打造的城中漂浮游泳池“+Pool”。 (受訪者提供/圖)
這座很酷的池子,被命名為+Pool。創辦團隊在網上公開征集人力物力,號召全美游泳愛好者一起打造這座泳池,一石激起千層浪,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能夠在任何地方都游泳的暢想打動了如此之多的人,有錢捐錢,有力出力。所做一切,只是為了一種自由:任何人可以暢游在任何地方。
添加一座池
綜觀城市發展史,在19世紀前的紐約,在河水中暢游再尋常不過。內戰結束后,大量移民蜂擁而入。他們在哈迪遜、東河附近聚居,由于居所缺乏衛浴設施,河流成為他們日常清理、強身健體的場所。直至19世紀,一方面伴隨著自來水管的大量鋪設、城市基礎設施全面改善;另一方面伴隨著工業快速發展、水質污染加劇,這些河邊的天然泳場逐漸凋敝了。直至2007年,布朗克斯區將報廢駁船“浮動泳池女士號”改造成7泳道的泳池,免費向公眾開放,浮動泳池這一概念才又重回公眾視野。
此番引起公眾注意的浮動泳池—+Pool,旨在充分利用紐約的河流湖泊,建造河中泳池。設計者寇茨給出了詳細解釋:“+有兩層含義。一是河流水質更清澈,二是城市文化更寬容。人人皆可暢游,這是+Pool的設計理念。樓頂泳池很酷,它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泳池。它不再只是單純的鍛煉場所,人們可以邊游泳邊欣賞風景,成為了重要的社交場所。在+Pool的設計中,我進一步強化了這些長處,盡量利用自然資源、保留原有風貌,將人工痕跡降至最低。”
+Pool與樓頂泳池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開放性,紐約民眾,無論年齡、性別、經濟收入、游泳水平,都能夠在炎炎夏日中暢享清涼。對奔波勞碌的工作族而言,這是心靈度假的圣地;對于精力充沛的孩子而言,這是暢享清涼的戲水場;對于觀光客而言,這是體現紐約平等開放精神的城市名片。
與名字中的“+”對應,+Pool呈十字形。根據各類人群的不同需要,分為四大部分:兒童戲水區,體育中心,標準游泳池和休閑中心。每個部分可以單獨使用,還可組成一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的長度,或者組成一個9000平方英尺的戲水池。
+Pool何時能建成
+Pool的計劃公開后,反響強烈。有“互聯網第一報”之稱的美國《赫芬頓郵報》標題為:“忘記Google+吧!+Pool來了!”介紹科技發展的英國雜志《Wired UK》標題為:“+Pool:紐約要打造浮動泳池啦!”Twitter上甚至發起了 “紐約東河需要+Pool” 的活動。短短幾天內,團隊收到5萬多份回饋,游泳愛好者、設計師、工程師、社區機構重復著同一個問題:“這什么時候能實現?”
+Pool也引起了全球頂尖的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的興趣,奧雅納派駐了4個人的頂尖設計團隊加入,包括:總體設計克萊格·克威爾、高級環境設計師南希·周、高級機械設計師克里斯丁·穆爾斯、發展規劃師弗蘭西斯卡·伯克斯。“+Pool有望于2012年夏正式與公眾見面。”目前工程師、城市規劃師、環境保護者已經被引入了團隊之中, 城市濱水協會、紐約游泳公園和娛樂部等組織也參與到+Pool的籌建中,為完善設計出謀劃策??艽谋硎荆?ldquo;+Pool邁開了泳池變革的一大步。過濾層的材料試驗通過之后,團隊將立即著手行政報批程序。雖然困難重重、前路漫漫,但我們很有信心。”
今年5月,奧雅納出具了一份可行性報告,綜合評估了水質、泳池結構、過濾系統、動力系統等,宣告+Pool正式進入了材料試驗階段。6月,團隊開展了為期30天的“點擊開始+Pool 計劃”(Klickstart)活動,向社會募集資金25000美元,以便對第一層過濾層進行試驗。
出乎意料的是,這筆資金在6天內便籌齊了。團隊成員決定趁熱打鐵,繼續籌集50000美元,以便檢測第二層過濾層。如果他們能夠籌夠50萬美金,就可以建造模型,對過濾層的材質及設計展開全面檢測。而根據初步估算,最終建成+Pool,則需要500萬美元。最終+Pool能否被順利加在紐約城內,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王東平和亞瑟·李·寇茨、杰弗里·富蘭克林,合手打造的城中漂浮游泳池“+Pool”。
“+Pool”可分為兒童戲水區,體育中心,標準游泳池和休閑中心,四個部分也可組合成一個戲水池。
為了體現環保的設計理念,+Pool最重要的設計特點就是充分利用河流湖泊,通過池壁過濾河水,使水質符合聯邦標準。過濾系統采用分層設計:
初步檢測層。過濾150微米及以上的漂浮物,包括河流生物、油脂、漂浮物等;
過濾層。過濾1微米至150微米的沉淀物,包括水藻等;
消毒層。過濾1微米以下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等。
Dong Ping Wong
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2001年本科畢業,哥倫比亞大學 2006年取得建筑學碩士。目前任職于EHDD建筑事務所、OMA建筑事務所、REX建筑事務所,作品涵蓋公用建筑、私人住宅、文化地標等多個領域,通過了『綠色建筑評估體系『(LEED)認證。2008年共同成立Family建筑事務所。Family以『環?!簽橹黝},致力于在設計中實現能量的循環利用。
Playlab
Archie Lee Coates IV和Jeffrey Franklin參加了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一項大學生建筑項目,兩個都熱衷于具有實驗意義的先鋒性建筑,兩個志趣相投的年輕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此后,他們從事過版畫、插圖、工業設計、建筑等工作,最終在布魯克林共同創立了Playlab設計事務所?!鹤鹬孛恳淮五e誤,鼓勵每一次嘗試『,這是Playlab的企業文化?!喝祟惖拿恳淮芜M步都源于無限的想象力『,時刻保持對種種制約的質疑與挑戰,通過玩樂來學習,不斷探索、發現,這是兩位創立者的人生態度。
他們眼中的游泳池
寇茨成長于弗吉尼亞海邊,對水一直有著深厚的情感。“『記憶中,居所的一磚一瓦都由父親親手建造,院中都有游泳池。我相信弗吉尼亞人天生親近水,我父親更是如此,他經常眺望大海,凝視院中泳池,認為這樣能通往內心的平靜——我也繼承了這點。在泳池中,生活瑣事統統被拋之腦后,我只關注當下,關注游泳時手臂的揮動,關注伴我共同暢游的朋友。對我而言,關于泳池的記憶是最鮮明的。”
在杰弗里心中,泳池是童年社交的重要場所。“小時候,我家附近有一個公共泳池,我在那里第一次學會換氣、第一次體驗游泳的快樂。我對它可著迷了,總是央求父母帶我去游泳。大了點兒之后,還在那里上了游泳課。對我而言,游泳池意味著和朋友們嬉戲,這是融入集體的重要途徑。”
王東平則坦陳:“自小,我就對游泳池興趣不大。我熱衷的是投入大海的懷抱,體驗沖浪的刺激。相對而言,泳池平面無波的水面太過無趣,公共泳池刺鼻的消毒水味總是讓我覺得不夠衛生。小時候,我和同伴們會偷偷溜進鄰居的泳池,躡手躡腳地翻過欄桿之后接連跳進泳池,弄出很大的動靜。”
過濾系統采用分層設計 (受訪者提供/圖)
“+Pool”可分為兒童戲水區,體育中心,標準游泳池和休閑中心 四個部分也可組合成一個戲水池 (受訪者提供/圖)
(受訪者提供/圖)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