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代表”推戴袁世凱當皇帝
參政院最后統計的結果是:全國參加投票者1993人,贊成帝制為1993票,無一人反對,無一票作廢。就這樣,袁世凱以1993張全票被推戴為中華帝國的皇帝。
責任編輯:劉小磊
參政院最后統計的結果是:全國參加投票者1993 人,贊成帝制為1993 票,無一人反對,無一票作廢。
在中國歷史上,凡是改朝換代,除了傳說時代,從商朝開始,幾乎沒有一個新王朝不是用殘酷的暴力手段奪取的,殺人盈野,流血成河,給無數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1912年清王朝滅亡,中國結束了帝制時代。但時隔三年多,卻又出現了皇帝,不過,這次與以往不同,開國皇帝不是依靠武力奪取的,而是不費一槍一彈,由“國民代表推戴”的。這次空前絕后的“推戴”是如何來的,又是怎樣進行的呢?
袁世凱身著新設計的洪憲皇帝戎裝。 (《舊中國掠影》/圖)
過一把皇帝癮
原來,大總統袁世凱在1913年鎮壓了國民黨的“二次革命”后,又相繼解散了國會、省議會及地方自治機關,頒布了《中華民國約法》,取得了與皇帝相等的獨裁權力,共和制度實際已不存在,中華民國僅剩一個空名。但他尚不滿足,仍想高升一步,過一過皇帝癮,經常在段芝貴、楊士琦等一幫親信面前念叨“共和辦不下去了”。這幫親信為了當上開國元勛,便在袁世凱直接支持、袁的長子袁克定具體策劃下,開始了帝制活動。
恰在此時,日本提出了“二十一條”要求,袁世凱只得把帝制活動暫緩一下,先來應付外交上突然產生的棘手問題。對日交涉一結束,他以為取得了日本的支持,有把握控制全國局面,又加快了帝制自為的步伐,由秘密轉向公開。
盜用國民名義
可是,君主制度已被推翻,國家已非一家一姓的私有財產,民主政治成為時代潮流,如果有誰膽敢擅自稱孤道寡,就會被指為國賊,受到國人一致聲討。所以,盡管袁世凱自視為一世之雄,對皇位垂涎三尺,也不敢自行宣布做皇帝。怎么辦呢?只有盜用國民名義。
1915年8月中旬,袁世凱授意參政院參政楊度組織了籌安會,鼓吹民主不適合我國國情,主張君主立憲;又秘密組織了一個由內務總長朱啟鈐和梁士詒、段芝貴等組成的十人班子,作為發動帝制的中心,著手籌備。這個班子密電各省軍事長官將軍和行政長官巡按使,謂國體不適用共和,亟應改為君主立憲,以救危亡。各省長官復電,表示一致擁護。
8月30日,這個班子又秉承袁世凱之意,密電各省將軍、巡按使,把利用民意的意圖說得一清二楚:“現擬定第一次辦法,用各省公民名義,向參政院代行立法院上請愿改革書,表示人民趨向君主之意,再由立法院議定進行之法。大致每省各具一請愿書,均由此間代辦,隨將底稿電聞,諸公同意,即將尊名并貴省同意紳商列入,俟立法院開院時,各省陸續呈遞??傊?,改革國體問題,將來必用民意機關解決之。”(《袁世凱偽造民意紀實》,第1頁,1916年)
楊度等恃有袁世凱為后臺老板,不顧全國人民反對,公然把一些來京的各省籌安會代表和旅京人士,組成所謂“公民請愿團”,于9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