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鋒利,決于艦載機

“殲-15”被戲稱為“蘇-33”的山寨版,經過沈陽飛機研究所數年的敲敲打打,其性能早已脫胎換骨。在岸基海軍火力的配合下,靈活、機動地打擊海上來犯目標,或維護相關海域的航行安全,“殲-15”已足夠滿足中國海軍當前的需要。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沈穎

“殲-15”被戲稱為“蘇-33”的山寨版,經過沈陽飛機研究所數年的敲敲打打,其性能早已脫胎換骨。

“艦載機是航母的手臂,航母的爪牙是否鋒利,關鍵要看艦載機的戰斗力如何。”

在岸基海軍火力的配合下,靈活、機動地打擊海上來犯目標,或維護相關海域的航行安全,“殲-15”已足夠滿足中國海軍當前的需要。

陣陣歡呼和一片鞭炮聲中,離港12天的“瓦良格”號順利回到大連造船廠泊位,2011年12月11日上午,中國首艘航母結束第二次海試,比首次試航整整多出一個星期。

軍方對于海試的項目諱莫如深,細心的軍迷還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與首次海試歸來相比,指揮塔附近多了一臺白色的艦載加油車;出海時,甲板上新標注了飛機起降區域和起飛標志線;一張廣為流傳的網絡圖片更是顯示,訓練時,甲板上出現了一架形似噴射戰機的物體。

外界普遍猜測,“殲-15”艦載機可能在“瓦良格”號上進行首次試驗!

殲-15艦載機想象圖 (高山/圖)

起起落落,生死攸關

“這應該是最基礎的訓練,對海洋環境的適應性訓練。”空軍指揮學院教官、國際級試飛員徐勇凌分析說。

“中國已經解決了飛機在小型移動機場起降所涉及的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學問題,但整個過程仍然難度極大。”稍早前,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專家安德魯·埃里克森在一份內部簡報中做出了判斷。

艦載機的起飛降落,生死攸關,除了飛行員過高的膽藝之外,更是對技術裝備的考驗。

如果從空中鳥瞰,陸上機場猶如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