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殺中概股”第二季:諜戰,與“鬼影”們交手
在做空者橫掃市場之后,中概股公司開始反擊,多空之戰諜影重重。神秘的做空者,既給了市場以提醒與監督,卻也利用身份的模糊正躲閃著法律的裁決。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張劍鋒
在做空者橫掃市場之后,中概股公司開始反擊,多空之戰諜影重重。神秘的做空者,既給了市場以提醒與監督,卻也利用身份的模糊正躲閃著法律的裁決。如果這場博弈,能讓中概股里的魚目與珍珠都日漸清晰,能讓做空者對市場真正形成約束而非干擾,才能生長出一個更為健康的生態
“戰爭開始了”
二十多家中國概念股被“獵殺”之后,有三家公司發起強勢反擊。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AL,最神秘的中概股做空者。
郵費6美元,平信,沒有寄件人。
“戰爭開始了。”希爾威金屬礦業有限公司(紐交所和多交所股票代碼:SVM)董事長兼CEO馮銳意識到。
2011年9月2日早上6點來鐘,馮銳剛起床,便在北京昆侖飯店的房間內接到公司獨立董事的來電,告訴他公司審計師收到一封匿名信,內有一份攻擊希爾威“可能存在高達13億加元的會計欺詐”的報告,長達87頁。
這封信同時寄給了SEC(美國證交會)、紐交所、彭博社等。
當28 家中概股公司停牌或退市時,也有人正發起強勢反擊,這場“獵殺戰”進入第二季。 (向春/圖)
此時,中國概念股在北美已一片風聲鶴唳——數十家公司遭到做空者“獵殺”,二十多家停牌或退市(參見南方周末2011年5月26日《追殺中國造假股》)。
希爾威成為了最新的獵物。
湖北人馮銳15歲上大學,1988年赴加拿大讀完博士后創業,2003年在溫哥華創建了希爾威,在中國和加拿大做銀礦勘探和開發。
馮銳兩周前已經聽到一些被做空的風聲,個性強悍的他對下屬說,“來吧,我們跟他們干到底!”
希爾威主動公布了匿名信,并在幾小時內將95頁相關證據(包括中國子公司的工商年檢報告、銀行對賬單、納稅申報表等)上傳到官網,制成“反擊做空和歪曲”專題。并宣布任命董事會獨立委員會對指控進行逐一核實,雇請加拿大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展開獨立調查。當日,希爾威股價下跌17%至7.5美元,但幾天后逐漸回升至9美元。
但這只是一幕大戲的前奏。很快,做空的博客網站“alfredlittle.com”上,9月13日-22日連續發表四篇文章,指控希爾威銀礦的儲量、礦石品位、利潤夸大等問題。
市場人士們通常認為,alfredlittle.com是由著名的做空者 Alfred Little(簡稱AL)創辦的。
希爾威股價再遭重創——僅9月13日當天便跌去19%,市值減記2.3億美元。
針對攻擊,希爾威繼續回擊——比如指出做空者混淆動態地質儲量與儲量測試報告的統計口徑,比如指出用卡車載重噸推算產量不準確,因為卡車幾乎都會超載。
“他們是為了誤導投資者、操縱股價。”馮銳估算,做空者在希爾威股票上的獲利達數億美元。
經過近2個月的調查,畢馬威的獨立審計報告顯示:希爾威向中國工商總局報告的收入與其財報中的收入相差不到1000美元;2010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數據一致;8個月來的財務記錄上顯示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大體正確,納稅額與收入一致。
12月9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