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御】馳騁在迷你鐵盒中 歐系小車設計風潮
這些競爭者都來自歐洲,各自品牌都有著個性鮮明的家族傳承DNA,各自擁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寫照。
這些競爭者都來自歐洲,各自品牌都有著個性鮮明的家族傳承DNA,各自擁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寫照。
在今天硝煙彌漫的汽車市場中,不難發現,設計始終是最為人們所關注的,車身越小,反而設計空間和思路越大越廣。所以,各車廠也不遺余力地重金吸引大牌設計師加盟,在小車上進行各式各樣的不摒棄傳統經典又增添無窮時尚魅力的創作。除去個別極具個人魅力的真正大牌設計師的影響外,本期找尋近來一些尤為吸引眼球的最新潮流設計代表作,從中不難感受到這股難以言表的風水論……
近年來Mini 新生的Clubman、Countryman 車系表現得都非常搶眼,不僅賺足了吆喝,更是賺到盆滿缽滿,真正的名利雙收。 (本刊資料庫/圖)
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MINI 系列
MINI,說到汽車界的設計,這是每次必提的一個名詞。最早的MINI其實真的是“迷你”的代名詞,車身低矮緊湊,歐洲直到今天還有相當多的保有量,車主們實在是愛不釋手,它的尺寸甚至與現在的smart相差無幾!
今天的MINI早已在經典的設計語言中,融入更多的精致、時尚、質感等關鍵詞。靜觀其家族發展史,盡管我也如同相當多的MINI車迷一樣,只認同其Cooper系列才是真正的MINI一說。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新生的Clubman、 Countryman車系表現得都非常搶眼,不僅賺足了吆喝,更是賺到盆滿缽滿,真正的名利雙收。
其實單是這樣的一個以小車主打的品牌而言,不難發現他們時刻在調整著戰略方向,并沒有固守老舊風格,與時俱進地聽取市場反饋:Clubman的側面小門不僅厚重有余,更令后排乘員上下車更為方便,加長的車體更是令搭車者們拍手叫好;Countryman就更不用說了,在這個全球SUV橫行的年代, 即便只是掛著一張MINI臉,爭著為其埋單的人,絕對可謂絡繹不絕。
客觀地說,Countryman的成功絕非偶然。它是一臺不折不扣的SUV:提升高度的車身、更寬敞有余的車內空間、全能四驅系統、從頭到尾保留所有原汁原味的MINI元素……最為佩服的是最后那點,竟然做成XL碼之后整體看起來還是那樣地協調。所以,對它,真的是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不僅擁有靚麗外表
AUDI A1 clubsport Quattro
“3.7秒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最大功率503馬力,最大扭矩660牛·米”—如果只看數據,人們會誤以為這是一款超級跑車,其實這是奧迪A1 clubsport quattro創造的性能奇跡。
奧迪A1 clubsport quattro采用配備TT RS和RS 3的2.5 TFSI燃油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且將其動力大幅調高。超強動力通過6速手動變速箱和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傳送至車輪。與奧迪A4 DTM賽車一樣,其排氣尾管還特意被設計在車身左側、后輪的前方。前輪制動系統是昂貴的六活塞卡鉗佐以碳纖維陶瓷制動盤,后輪則是大尺寸的鋼制制動盤。
其實不必了解奧迪A1 clubsport quattro的極致性能,僅憑其外觀就足以令人生畏—大尺寸進氣口集成在特制的前保險杠中,一體化散熱格柵襯以黑色蜂窩設計,LED日間行車燈的“飛翼”被點綴了紅色亞光裝飾,車尾的擴散器和導流板儼然一副下場賽車的架勢。為了達到賽車般的輕量化效果,奧迪A1 clubsport quattro在車頂、車窗飾條等部位都應用了大量碳纖維加強樹脂(CFRP)材料。車內更是十足的賽車模樣—精致的CFRP裝飾件取代了傳統材料,就連方向盤也是由此打造。輕量化的高級桶式賽車座椅源自超級跑車奧迪R8 GT,后排座椅被加強車身的橫梁所取代。這種超跑小型化的設計方式已多次出現在歐系品牌上,當然也都為它們取得了非常不俗的銷量成績。
性能敞篷兩不誤
高爾夫R敞篷版概念車及車系其他款
近日,高爾夫車系可謂大展宏圖,沃爾特湖改裝車盛會上,GTI迎來35周年紀念版,新款高爾夫敞篷車剛剛發布,而大眾汽車 R有限公司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這款車型的頂級運動版本—270馬力、最高時速250公里的高爾夫R 敞篷版。這款車零至百公里加速不到6秒,堪稱最快的敞篷高爾夫。
與量產高爾夫R車型一樣,這款敞篷版車型采用降低了25毫米的運動底盤,配備17英寸內通風制動盤,帶“R”標識的藍色高性能制動鉗,確保令人驚嘆的制動性能。連接車身與地面的則是19英寸“Talladega”合金輪轂和寬度235毫米的輪胎。
兩款高爾夫R敞篷版概念車同時發布,其中一款憑借“天鵝絨灰色金屬漆”外飾、拋光19英寸“ Talladega”合金輪轂、橙色制動鉗以及碳纖維車外后視鏡蓋引人注目。另一款顏色為精致的“深藍”,選配了高爾夫系列最新設計的19英寸“Glendale”輪轂,車外后視鏡蓋、內飾的元素以及門檻板同樣采用碳纖維材料,運動殼型座椅椅背部分采用碳纖維材料,手剎桿等部位的裝飾選用與車身同色的藍色。
個人認為大眾家族的車都是極具車系魅力的。在別家廠商我們稱之為“品牌忠誠度”,而在大眾粉絲眼里,更細化到了“車系忠誠度”,擁有兩臺以上高爾夫的車主在歐洲可謂屢見不鮮。這與其設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每一代新作都會保留有最為精髓的原味在其內里,而讓你愛到骨子里的正是這股別家學不會的熟悉感。今年9月大眾進口汽車又面向國內市場推出兩款各具特色的高爾夫車型—高爾夫跨界車型CrossGolf和高爾夫旅行轎車(Golf Variant)。這兩位高爾夫家族的新成員,一個側重跨界,一個長于休旅;一個與眾不同,一個靈活多變,它們的出現必將開辟中國進口車市場的全新格局,為消費者帶來全新汽車生活方式的轉變。
設計創立細分定位
寶馬X1
這并不像上述的車款,它已上市有一陣子,擺在這里只是為了證明歐系設計風潮的復辟到來。素來對渦輪技術頗為不屑的寶馬,現在已高調宣稱將全面升級動力總成系統,在1系、3系等經典車系上也開始匹配渦輪增壓發動機。
而X1這個車系的誕生,也更是再度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細分市場,繼X5、X3、X6后,X家族迎來了X1這位“輕量級”選手。X1的設計比例要比X3更為得體,同時由于有別于X3的定位,X1更偏向公路性,車身足夠低矮更具攻擊性。寶馬X1其整體設計借鑒了寶馬X3、X5、X6車型的風格元素,車身前臉設計十分大膽:大燈上的一道白眉、垂直的雙腎進氣格柵和醒目的天使眼大燈讓它睥睨群雄。
在X1身邊,陸續出現了一群競爭者:奔馳GLK、奧迪Q5、大眾Tiguan、沃爾沃XC60……不僅先后競相國產,還暗地里繼續研發更為細膩的細分市場定位產品,以謀求更完美的錯位競爭戰略。而要取得戰爭的勝利,設計永遠是不可忽略的一大法則。很明顯,這些競爭者都來自歐洲,各自品牌都有著個性鮮明的家族傳承DNA,各自擁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寫照,從而使得每一位消費者的個性訴求都可以得到滿足。
反觀日系設計風潮,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那批真正熱血的骨灰級設計師們逐漸淡出江湖后,就一味地為了商業利益紛紛開始放棄品牌的堅持與訴求,如同之后的車款一樣:單純地為了迎合亞洲這個大市場(特別是中國)客戶的喜好而不斷妥協—他們喪失的絕不止日系車的精髓,連外形上的神形都已不再。這種氣場上的頹勢,使得他們早已在設計領域徹底地兵敗如山倒了,很多年沒有看到一款令人刮目相看的日系新車了。不過這也并非壞事,三十年風水輪流轉、臥薪嘗膽……也許,當若干年后,當他們的心態像歐洲人一樣好的時候,不那么急功近利,而淡泊名利……
高爾夫車系中,GTI 迎來35 周年紀念版,新款高爾夫敞篷車剛剛發布,而大眾汽車R有限公司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這款車型的頂級運動版本。 (本刊資料庫/圖)
X1的設計比例要比X3 更為得體,同時由于有別于X3的定位,X1 更偏向公路性,車身足夠低矮更具攻擊性。 (本刊資料庫/圖)
奧迪A1 clubsport quattro 在車頂、車窗飾條等部位都應用了大量碳纖維加強樹脂(CFRP)材料。車內更是十足的賽車模樣——精致的CFRP 裝飾件取代了傳統材料,就連方向盤也是由此造。 (本刊資料庫/圖)
MINI 系列 (本刊資料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