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 記者手記 老先生吳念真

一個故事的力量又究竟在哪里?我所能想到的最貼切的比喻,或許是一把點燃的火柴,爆發著獨有的生命力,而這生命力,就從吳念真的故事里,從他 的字里行間溢出來。

眼下,這個全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就坐在我的面前,額頭流著汗,手里捧著一杯星巴克咖啡。黑T恤,卡其色褲子,還背著一個雙肩包。我幾乎要以為他是誤打誤撞闖入采訪地點的路人甲。

吳念真老先生,這是他在微博上注冊的名字。他實際上一點兒也不老,眉宇間甚至還能看到年輕時的樣子。是我們在電影里看到過的樣子,像是隱沒在千千萬萬臺灣 人里的最常見的一張臉,沒變。他本名叫吳文欽。大家都叫他Akim,是臺語里阿欽的發音。我這么叫他的時候,他樂了一會兒,嘴里蹦出了幾句閩南話,大致說 的是我這么叫他的時候,聽起來很親近。

他的包很重,據說里邊塞了電腦,還有好些書。采訪結束后,出版社的人要幫他提包,他一直推搪,嘴里喃喃道,“太重。還是我來,我來”。他是獨自從臺灣飛過來的,連個助手都沒有。

拍攝之前,他拉了拉衣角,檢查了一下鞋子,還不忘用手理了理頭發,即便那只是一個短得無法理出個發型來的板寸。他語速很快,說到高興處會手舞足蹈。很難相 信他私底下其實是個安靜的人——喜歡看書、摸東摸西、整理庭院,還有,跟狗講話。他說,“我知道你要寫東西,所以我會講很多讓你有東西可寫。”

這大概是一個很懂得照顧別人感受的人。這種態度應了他教我的那些說故事的技巧——要理解對方,設身處地。采訪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個說故事的人為何渾身充 滿著魅力,而一個故事的力量又究竟在哪里?我所能想到的最貼切的比喻,或許是一把點燃的火柴,爆發著獨有的生命力,而這生命力,就從吳念真的故事里,從他 的字里行間溢出來。

而故事的力量,不是賺得來錢,也不是贏得來名聲,而是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是故事本身最奇妙的地方。吳念真做到了。這并非他的本意,他卻著實通過它改變了 一些人的命運——比如那些曾被他瞎編的廣播劇感動的村民們,又比如那些被他創作的劇本觸動的都市人。同時,他說的那些故事,也改變了自己的軌跡。

等電梯的時候,我忍不住和吳念真說:“您寫的《桂花巷》是我最喜歡的閩南歌。”他仿佛被嚇了一跳,興許是沒想到自己幾十年前寫的詞,居然也能在異鄉找到知 音。繼而他笑了,一邊掏出新書《這些人,那些事》的小別冊,翻到上邊有這首歌詞的那一頁。他指著上邊“誰知花 等人采”這一句說:“你知道嗎?這里漏了一個字,你瞧,本來是‘誰知花開等人采’??赡苁莻髡娴臅r候操作失誤,‘開’字不見了。后來也就一直沒改回來。”

然后,他就用閩南話哼起了這一句歌。哼完,他補充道:“少了一個字,還是唱到現在——這就是人生的際遇,誰都想不到。”

悲情城市 (楊俊寧、張大魯/圖)

多桑

戀戀風塵

客途秋恨

魯冰花

海灘的一天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