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門疑犯“遁”入空門十七年

滅門案的疑犯徐心聯化身為杭州凈慈寺監院十七年。靈魂上的救贖與刑罰上的逃匿在他身上糾纏在一塊,難以辨認。被捕后他說,“當年的苦果由自己種下,如今當有此業報?!?/blockquote>

責任編輯:楊繼斌 實習生 沈穎

滅門案的疑犯徐心聯化身為杭州凈慈寺監院十七年。靈魂上的救贖與刑罰上的逃匿在他身上糾纏在一塊,難以辨認。被捕后他說,“當年的苦果由自己種下,如今當有此業報。”

“離菩提心,一切所作,皆為魔業。”西子湖邊、雷峰塔下,惟迪法師主編的凈慈寺墻報上,《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引語尚在,斯人卻已深陷俗世牢籠。

2011年11月28日夜,江西九江警方實施“清網行動”,意外揭示了杭州凈慈寺監院惟迪法師的另一身份——江西九江一宗命案的嫌犯——徐心聯。南方周末記者調查顯示:從1994年到2011年的17年間,徐心聯更換過多個姓名,游走于僧俗兩界,由殺人嫌犯變身為名寺監院,內心在自首悔過和隱匿逃避之間掙扎。

17載后,徐心聯稱:當年的苦果由自己種下,如今當有此業報,但自己向佛之心不會變。而與徐心聯共住過的佛界人士,回憶所見所聞,有另一番感慨:“穿僧衣的未必都是和尚,和尚口念的未必是佛經,對菩薩頂禮膜拜的——未必是覺者。” 

農家少年

父母對他性格的總結,只是兩句話:“犟得死”、“太老實”。

“我們一直當他已經死了”,直到今天,徐心聯的母親仍不相信,兒子會在逃亡多年后,成為一名寺廟的監院,更不愿相信,沉默老實的徐,會真的參與過殺人。

徐心聯家在江西九江縣城郊、京九鐵路線西側農村,名為楊花村,祖輩皆在此務農。1973年出生的徐排行老二。

雖然成績考上高中問題不大,但因家境不好——徐父替人種地,一天收入僅4毛6分錢——他和姐姐一樣,初中未畢業即從九江縣三中輟學,回家務農。在

家中,除了酷愛去鄰居家看電視,徐并無特殊愛好。

16歲那年,父親給不滿足“一輩子種田”的徐心聯找到了一份工:在九江市區一家汽車修理鋪當學徒工。學了兩三年,尚未出師,徐便開始在社會上游蕩,融入父母眼中終日“鬼混”的那個群體。父母對他性格的總結,只是兩句話:“犟得死”、“太老實”。

父母回憶,徐自小就有善心:上學路上,遇見老人挑水,會主動上去幫忙;遇見乞丐,會慷慨施舍;割谷回來,讓父母休息,自己去做飯。農閑時去水邊,釣回成筐的青蛙,但是徐對這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