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俄羅斯想起蘇聯的好

2011年12月,隨著俄羅斯杜馬選舉落幕,人群再一次在街頭大規模聚集。他們要么高喊著“普京,走人!”要么喊著“普京,挺??!”最緊張的時候,大批軍警讓人依稀想起20年前。

責任編輯:史哲

1991年12月25日19時32分,紅旗在克里姆林宮降下,這是蘇聯的旗幟最后一次在這里飄揚。成千上萬的人在紅場,或者通過電視目睹了這一刻。

2011年12月,隨著俄羅斯杜馬選舉落幕,人群再一次在街頭大規模聚集。他們要么高喊著“普京,走人!”要么喊著“普京,挺??!”最緊張的時候,大批軍警讓人依稀想起20年前。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不需要他們在面對政變的國家干部,更不必用坦克炮轟議會大廈。

無論是反對者,還是支持者,誰都知道俄羅斯不會回頭,他們只不過是希望生活得更好。

2011年12月18日,俄羅斯莫斯科,數萬民眾舉著普京和梅德韋杰夫諷刺像進行抗議游行。這是蘇聯解體以來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反政府運動。 (CFP/圖)

80歲的戈爾巴喬夫依然忙碌。除了因為4月的脊椎手術和術后必要的恢復時間,他的日程被各種社會活動擠滿。11月,戈爾巴喬夫基金會籌辦了名為“蘇聯1989-1991,著眼于未來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國際研討會。但基金會的日程上至今沒有給2011年12月25日留下項目。

這些天進入基金會的網頁,會看到網頁上用大號字寫的,“1991年3月17日,為了保留蘇維埃聯盟而舉行的全蘇聯公民投票,76.4%的民眾支持保留蘇聯。”蘇聯時代的最后一次全民公決成為這位蘇聯最后的總統的心跡證明。

戈爾巴喬夫妻子賴莎已經聽不到莫斯科街頭的喧囂。她于1999年去世,安葬在新圣女公墓。公墓緊挨新圣女修道院,與克里姆林宮遙遙相望。

同樣聽不到這喧囂的還有葉利欽、蓋達爾、切爾諾梅爾金。在今天的俄羅斯,不乏有人要他們為今天一切的“糟糕”負責。葉利欽,戈爾巴喬夫的老對手,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被認為摧毀了蘇聯。但奇怪的是,對他的評價常讓俄羅斯的左派右派陷入價值混亂。蓋達爾總理任內以推動休克療法著稱,就是他“賣掉了國企”。切爾諾梅爾金則是蓋達爾繼任者。如今,他們繼續搭檔葬在這個墓園。

葉利欽的墓距離賴莎的墓地三十米左右,一面俄羅斯國旗狀的雕塑覆蓋其上。蓋達爾和切爾諾梅爾金的墓和葉利欽相距也不遠。只不過,切爾諾梅爾金2010年剛過世,墓碑尚未安放,暫時是一個簡易的木十字架。

曾被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