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暉:論“左派”和“右派”
老百姓一旦有清算他們的機會,就又做得特別極端。要避免這個過程,我覺得要既提倡一種非寡頭主義的右派,也提倡一種非民粹主義的左派
責任編輯:劉小磊
寡頭主義統治的時候用專制手段來掠奪大眾,使正常的市場經濟、正常的利益博弈無法形成。而老百姓一旦有清算他們的機會,就又做得特別極端。要避免這個過程,我覺得要既提倡一種非寡頭主義的右派,也提倡一種非民粹主義的左派
主導了西班牙民主進程的蘇亞雷茲(右)會見共產黨領袖卡里略(左)
《西班牙旅行筆記》林達著
北京三聯 2007年1月,49元
林達的國外札記系列,從寫美國的《總統是靠不住的》到寫法國的《帶一本書去巴黎》,都以思想性與可讀性兼具而在讀書界享有盛譽。美國、法國都是老牌民主國家,這本新作《西班牙旅行筆記》描繪的卻是一個四十多年前在內戰中結下血海深仇的國家如何成功地由專制向憲政民主轉型的故事,讀來尤為令人深思。
民主自由制度普遍發生逆轉
西班牙民主化的坎坷過程,給人的感覺是“極左”和“極右”都很可能導致災難。正常的民主化道路,應該是社會民主主義(美國有時叫自由主義)和自由主義(美國有時叫保守主義)互補,就是溫和的左派和溫和的右派的互補,或者說是民主左派和民主右派的互補。但西班牙的情況比較復雜。
從時代來看,西班牙內戰前后的這段時期,也就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是全世界范圍內民主自由制度受到最嚴峻挑戰的時期。不管東方西方,在凡爾賽體系下形成的大批民主國家這時都發生逆轉,變成左派專政或右派專政。甚至原來就有民主傳統的國家,像波蘭,像德國的一些小邦,在中世紀就有所謂的自由選王制,所謂的城市共和、貴族民主制度,這時也發生了專制化傾向。保留下來的民主國家很少,除了美國、英國、法國和北歐一些地方,其他都垮臺了。有的是左派專政,像布爾什維克;有的是右派專政,像希特勒。
這種左右派專政在今天看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20世紀初,俄國當時的總理大臣維特伯爵就講過,黑色百人團(即所謂的黑幫,俄國的極右翼)和紅色百人團(即所謂的紅幫,極左翼),其實是差不多的,區別只是他們所處的階段不同。按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肖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