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能力自救——訪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查爾斯·科林斯

從根本上來說,歐洲本身具有解決危機的足夠財政資源,但是美國更愿意與IMF合作,共同解決歐洲危機。目前美國大選在即,“占領華爾街”運動盡管結束但影響深遠。2012年重要的事是政府赤字不要降得太快,否則會影響經濟。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編者按:有一點很明確,世界經濟的寒冬已經降臨。

明年歐洲將陷入衰退,美國溫和衰退,中國和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減速。而中國經濟減速將拖累出口中國的亞洲經濟體,拉丁美洲又受制于中國和歐美經濟萎縮而導致的商品價格下跌,而中東變局致使石油價格依然居高不下,又反過來阻礙了全球經濟增長。

這是著名的“末日博士”魯比尼的判斷。這一次,大多數人都站在了他這一邊。

“世界經濟正在進入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長的黑夜與最冷的冬天。”中國經濟學家趙曉在上周的一個論壇上說,“時間有多長,沒有人知道。底部在哪里,也沒有人知道。”

歐洲,目前是全球經濟向下的引擎。歐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又是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美歐的金融體系又緊密相連,因此歐洲衰退,對中國和美國都影響巨大。

而歐盟,最近幾乎就在崩潰的邊緣游走,直到12月8日和9日歐盟布魯塞爾峰會的召開,才勉強爭取了一次喘息的機會。在這次峰會上,歐盟27國有26國終于同意,將走向更緊密的財政聯盟,而財政聯盟一直被廣泛認為是解決歐債危機的必經之路(財政聯盟相當于歐盟獨立主權國政府把本國關于稅怎么收、錢怎么花的稅收和預算權力部分讓渡給歐盟)。

唯有一個國家選擇退出,這就是英國。事實上,由于歷史和文化的原因,英國人一直與歐洲大陸人貌合神離。近幾年來,英國選擇退出歐元和申根協議(允許歐洲人不用護照自由穿越國境),一直與重要的歐盟計劃保持著距離。

然而,不管財政聯盟結局如何,歐債危機的徹底解決——必須在歐盟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