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極端主義和利益集團綁架——蘇聯為何遭遇體系性失敗

政治極端主義體現在這個系統的所有方面。其基本點就是:放眼望去,到處看到的都是敵人,都是危險,都是陰謀,都是破壞。只能把所有能動員起來的資源,統統用來對付它們。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魏晨捷

政治極端主義體現在這個系統的所有方面。其基本點就是:放眼望去,到處看到的都是敵人,都是危險,都是陰謀,都是破壞。只能把所有能動員起來的資源,統統用來對付它們。

政治極端主義產生于非常時刻。一開始是出于驚弓之鳥的心理,而實際的內外威脅淡化以后,往往會出現一種新的推動力使其延續,那就是新生的特殊利益集團。最重要的兩個,一是軍工利益集團,另一個就是克格勃。

列寧時代有個基本規矩,只要是黨內辯論,不管觀點、建議、批評是什么,都合法,允許在黨內公開爭論。

蘇共越來越保持高壓,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為止,黨內不可能對最基本的政策提出批評,否則就會被定性為叛徒、奸細,西方帝國主義派來的顛覆者。

(向春/圖)

兩個親身體驗:經濟爛攤子,民眾大逃亡

2011年12月25日,是蘇聯解體20周年。1988年年底我為了做博士論文,到蘇聯去做調研。此前雖然讀過很多關于蘇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書,但對其整個地理狀況的理解還很抽象。1988年底去蘇聯待了好幾個星期,跑過很多地方。腦子里每天都盤旋的問題就是:為什么這個地球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經濟這么差?我1984年到美國后才直覺體認到,在這個世界上其他國家可能會遇到嚴重經濟困難,但有三個國家不應該,即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蘇聯。我當時想,上帝為什么對蘇聯這么恩惠,對中國那么不公平,資源那么少!

這三個國家自然資源豐富到居民即使不努力干活,也不至于餓肚子。只要政府不有意破壞本國經濟,讓它自然運轉,生產出財富是水到渠成。

可是1990年春蘇聯已接近解體。我們從東柏林開車到蘇聯,考察了很多鄉鎮,發現出不去了。邊境關口的人多到難以想象,大家用各種交通工具逃離本國。絕大部分都是本國產的三輪、拖拉機、破爛房車。到東歐方向去的人、車排了十幾公里長,都帶著各種生活用品,每天只能移動一點,那么多人不知要挪動多久才能離開。

為什么那么多人要逃離?而且那些人大多是專業技能最好的國民,因為農民和文盲不會跑。以上是我反思蘇聯的兩個經驗起點。

政治極端主義

蘇聯崩潰的原因已被國際國內討論過千百次了,《南方周末》也兩次刊發萬字長文(見2001年8月16日頭版頭條《蘇共亡黨十年祭》、2011年8月19日《蘇共亡黨二十年祭》)。我希望提供一點新角度反思。

蘇聯的垮臺是整個系統的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