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食品安全報告】自助者說——公益載不動“菜團”

城市中產,在食品信任危機下,選擇相信自己,試圖與食品生產者建立相互誠信、風險共擔的消費模式,這些以“農夫市集”命名的組織一誕生即飄搖。

責任編輯:曹海東 何海寧 朱紅軍 彭利國

城市中產,在食品信任危機下,選擇相信自己,試圖與食品生產者建立相互誠信、風險共擔的消費模式,這些以“農夫市集”命名的組織一誕生即飄搖。

在經歷一番掙扎后,2011年8月易曉武退出了自己一手創建的“上海菜團”。因合作伙伴質疑他參股一家生態農場,有“輸送利益的嫌疑”。此時,距離菜團的創辦還不到一周年。

退出后,易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上海儂好農夫市集,這也是他于2011年5月創建的組織。但公益化道路,使之面臨生存窘境。

上海菜團是一群關心食品安全的白領,自發組織起來采購安全食品的組織,而“儂好”市集則是生態農場定期“聚會”的售賣活動。這兩種“餐桌自救”的創新模式,于近兩年來,在北京、廣州、南京等地紛紛涌現。參與者多為城市中產,他們在食品信任危機下,選擇相信自己,試圖與安全食品生產者建立相互誠信、風險共擔的消費模式。

歐美日韓等國在二三十年前就用這些自救方式刺激國內食品安全的改善,至今,這些國家的生態農產品生產比例已達20%-30%。但在中國,一切都剛剛萌芽,易曉武的“創痛”也是自救組織集體面臨的問題,白領們的餐桌仍有變局。

農夫市集沒“錢途”

易曉武因為看到北京的有機農夫市集很火爆,就欣然創建“儂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