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食品安全報告】“原罪”者說——我是“小概率”
中國的食品大公司危機公關一直令公眾側目。這些食品巨頭成就了中國食品產業化、規?;l展的道路,但也始終坐在火山口上,斥責聲不絕于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原罪者們的尷尬身份,或許是中國食品產業發展道路上的必然縮影。
責任編輯:曹海東 何海寧 朱紅軍 彭利國
中國的食品大公司危機公關一直令公眾側目。這些食品巨頭成就了中國食品產業化、規?;l展的道路,但也始終坐在火山口上,斥責聲不絕于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原罪者們的尷尬身份,或許是中國食品產業發展道路上的必然縮影。
蒙牛:按理是不需要公之于眾的?
新聞還原
2011年12月24日,國家質檢部門公布:蒙牛集團四川眉山工廠生產的利樂包純牛奶產品黃曲霉素M1檢測結果超標140%。黃曲霉毒素M1為強致癌物。次日凌晨,蒙牛承認并向消費者“鄭重歉意”,說明“公司立即對該批次全部產品進行了封存和銷毀”;晚上9點29分再次聲明,強調“沒有問題產品流向市場”。
在群情激憤質疑產品質量的同時,人們更關心蒙牛是否及時閉廠自檢,行政管理部門是否啟動問責程序,以及最重要的,所謂的“小概率事件”在未來如何防范?
蒙?;貞?/q>
黃曲霉毒素超標的原因來自奶牛養殖環節,由于個別奶農的飼料儲存不當,眉山地區天氣比較潮濕,導致飼料產生霉變,黃曲霉毒素超標,這也是目前所確認問題產品唯一的污染源。雖然屬于小概率事件,但蒙牛內部會進行相應處罰。
需要強調的是,質檢總局的抽查發生在生產工藝過程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