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當代攝影新銳集結號——我·見
我見,從我開始,見我所見,以見證我。是為“新銳”。2012新年伊始,我們從獲獎的30位攝影新銳中選擇了部分作品,作為一件特別的禮物送給讀者朋友們。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剛剛過去的2011年,中國攝影的年度詞語,有可能是這樣兩個字:新銳。
這一年,中國攝影家協會在全國范圍啟動了“TOP20·2011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與此同時,具有廣泛群眾基礎、號稱全球最大中文攝影網站的色影無忌也推出了“發現中國新銳攝影師”的大型活動。一時間,無論廟堂抑或江湖,都對“新銳” 門戶大開、青睞有加。
攝影在當代,早已不是具有身份規定的新聞報道和藝術創作所能局限。攝影天生的融合性和民主氣質使“讀圖時代”成為今日之必然:借助數碼技術和網絡傳播,人人皆可成為攝影師;人們更愿意,也更習慣以圖像的方式來解讀世界。因而,“新銳攝影”在此時眾望所歸地被推至聚光燈下,便不再僅僅是一種攝影現象,而是突破影像邊界,進入公共話語空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顯然,蕓蕓眾生已不滿足用傳統、經典乃至模式化的影像,來記錄、觀照和評價身處的現實生活;他們呼喚、渴求并且追捧那些迥然一新的視覺文本。中國當代攝影新銳也就借此從洶涌的潛流噴薄為活力四射的潮流:主觀、個人化、趨向內心以及自由松弛的表達,豐富前衛的視覺語言,冷靜強烈的批判意識……構成了新銳攝影鮮明的特色。而這一切,不正折射著急劇變革與多元發展的中國,在全球化、工業化背景下的時代特色嗎?
我見,從我開始,見我所見,以見證我。是為“新銳”。
2012新年伊始,我們從獲獎的30位攝影新銳中選擇了部分作品,作為一件特別的禮物送給讀者朋友們。你們將從這些“感覺不太一樣”的照片中,看到塵埃不曾落定的過往,看到一切皆有可能的未來,看到渺小而偉大的自己,看到熟悉而陌生的中國。
《城-望》,攝于廣州珠江新城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