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夢踐行者】陳道明:大家都在齊步走的時候,我可能在散步

我的中國夢,是每個人都能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正常睡覺,正常治病,正常吃東西,正常走在城市的馬路上,呼吸的空氣是正常的,到醫院看病、排隊、掛號也是正常的,死亡也是正常的。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要求。

責任編輯: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彭軍淋

我的中國夢,是每個人都能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正常睡覺,正常治病,正常吃東西,正常走在城市的馬路上,呼吸的空氣是正常的,到醫院看病、排隊、掛號也是正常的,死亡也是正常的。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要求。

“這次我要演一個與眾不同的劉邦,一個沒有底線的流氓。”陳道明興致勃勃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1年12月9日晚,“中國夢”致敬盛典頭一晚,陳道明拍完當天的戲,脫掉戲裝,從拍攝地河北易縣連夜趕往廣州,到賓館時已經凌晨1點了,而他的談興才剛剛開始。

2011年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現場,給陳道明致敬的是北京人藝院長張和平,2010年他曾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為吳宇森致敬。2011年,他來為陳道明致敬的理由是:“道明今年最重要的戲,是我們人藝出品的《喜劇的憂傷》。” (王軼庶/圖)

為演好劉邦,陳道明找來了史料中關于劉邦的記載。在閱讀中他發現,大凡過去官方治史,劉邦的面孔都是臉譜式的端正,他幾乎找不到有用的材料。而司馬遷的《史記》有可用的材料,但也存在著司馬遷個人的好惡和偏見。

怎么才能還原一個兩千多年前的人物?陳道明的方法是:從人性出發,從他的家庭出身、成長環境考察;尋找同時代人對他的評價和印象;去博物館里看漢代遺存的文物,感受那個時代的文化氣象,再結合當年的歷史事件,塑造出一個立體的人物來。

在中國的演員當中,陳道明也許是讀書最多的人,他和錢鍾書是忘年交。因為《圍城》里的方鴻漸,在老人在世的時候,他們一度走得很近。但陳道明經常自稱是一個“戲子”、“小人物”,位卑言輕,但在演藝界,遇到不正常不健康的現象,他往往最敢言,發聲炮轟;在政協會議上,對中國的文化藝術問題,他提交各種提案。

“我們中國人往往喜歡當評論者,而不愿意當踐行者,站著說話不腰疼,大家都愿意指責他人,從來不反省自己。一方面我很悲觀,另一方面我又很樂觀,如果我長期堅持自己的信念,就是對自己的最大尊重。”

2011年,陳道明在《喜劇的憂傷》里扮演了一個劇本審查官,一個他在現實中反對的人物,但他演活了這個角色。“這部戲有沒有觀眾、能不能得獎,我根本不關心;我在意的是,不能因為陳道明演戲不認真,導致這個戲壞了。這是我做事情的基本態度。”

接受完致敬,陳道明馬不停蹄地趕回河北拍戲,他不能壞了“規矩”。他給劇組的演員,包括自己,都定了一個規矩,沒有戲的時候,也不能離開現場。

“拍戲的時候,我不遲到,也不早退,現場連把椅子都不帶,一直是拍多長時間,站多長時間。這不是我吹牛,現在一般演員做不到。”陳道明知道自己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很難搞的人”,“有人說我很難搞,為什么呢?因為我要求自己很多。”

“作為一個公民,我第一步就是反省,在我做事的社會道德層面上,我爭取做到守秩序、守法律和基本道德觀;第二個就是我對本職工作認真負責,不做假產品,接一部戲,就一定要演好。”

再正常不過的要求

南方周末:你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

陳道明:從小學開始,家長問、老師也問:“長大想干什么呀?”那時候我們同學的回答通常是“當工人”、“當郵遞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