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夢踐行者】易瑪:變化的中國令人迷戀

她的“中國夢”是在中國退休?!拔矣X得非常地榮幸,最近三十年看到那么多的變化。還有很多最早的朋友,我們可以一起討論那個共同度過的時代?!?/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宏宇 朱又可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彭軍淋

易瑪1979年到中國留學,2006年擔任塞萬提斯學院北京分院院長。她的“中國夢”是在中國退休。“我最近30年看到那么多的變化,還有很多最早的朋友,可以一起討論那個共同度過的時代。”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在名著《堂吉訶德》中寫到一個未來構想:中國皇帝想創建一所西班牙學院,專門教授西班牙語,希望用《堂吉訶德》做課本,希望邀請塞萬提斯做院長。“塞萬提斯眼里的中國是陌生的,但是他能想到中國我覺得已經很了不起,那時西班牙人很少能接觸中國。”現任塞萬提斯學院北京分院院長易瑪如此評說塞萬提斯的構想。 

易瑪對鉆進中國偏僻小巷最平民的理發店里做頭發饒有興趣,普通的生活在她的眼里變得有滋有味。 (易瑪/圖)

易瑪1979年到中國留學,畢業后就職于西班牙駐華使館。早年她在北京的公園組織各種藝術活動,包括崔健、何勇、唐朝樂隊的演出;她參與舉辦巴塞羅那的中國前衛藝術展覽,將張曉剛、徐冰、曾梵志等35位藝術家的作品帶到西班牙,那是西班牙舉辦的第一次中國當代藝術展。她翻譯樣板戲《紅燈記》,她讓中國人排演《堂吉訶德》,讓西班牙人看《駱駝祥子》。

2003年,因為父親病重,易瑪從北京返回馬德里。正逢西班牙外交部成立文化交流機構“亞洲之家”,易瑪應邀為其工作。2005年,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計劃在中國開設分院,易瑪受聘參與籌備。2006年,創辦15年的塞萬提斯學院在北京建成了中國的第一家分院,易瑪回到北京擔任院長。

2006年至今,北京塞萬提斯學院舉辦了許多重大的文化活動,培養了上萬名西班牙語學員。作為院長,易瑪期望讓西班牙理解一個全面的中國,她也期待這個學院能夠在中國的其他城市落地。

白天鄧小平,晚上鄧麗君

易瑪最早對中國的了解是通過賽珍珠的小說《大地》。

1970年代,西班牙很少有關于中國的書?!洞蟮亍芳氈碌爻尸F了中國式生活,其中的文化傳統對易瑪很有吸引力。那時易瑪17歲,她發現除了中國餐館,好像也沒有什么地方能接觸中國人、學習中文。她和同學總去餐館消費,條件就是讓他們教中國話。中國餐館大多是廣東人開的,他們說話也帶廣東口音,不過不妨礙易瑪學方塊字。有一幫廣東人練武,易瑪也跟他們學了武術。

1979年,念大學的易瑪如愿以償留學北京語言學院,坐著中國民航的飛機到了中國。首都機場航站樓還懸掛著毛澤東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