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為社會“松綁”

讓東莞一萬多名盲人活得有尊嚴,這是盲人葉照明多年來的愿望。眼下,因為一場頗具規模的社會組織建設運動,這個夢想有可能成為現實。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新一輪社會組織建設的改革中,中國經濟改革的前沿陣地東莞,扛起社會改革的大旗

國外的社工可能會為弱勢群體跟政府抗衡,但東莞引進社工是為了和諧社會。

讓東莞一萬多名盲人活得有尊嚴,這是盲人葉照明多年來的愿望。眼下,因為一場頗具規模的社會組織建設運動,這個夢想有可能成為現實。

2011年年末,一個旨在培育公益社會組織的創投大賽在廣東東莞落幕,葉照明的“盲友之家”項目最終入選。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從政府1000萬創投基金中,獲得至少10萬元。

這僅是東莞政府激發社會活力的表征之一。早在2011年8月,東莞就已發出對民間組織全面松綁的信號,不再要求掛靠具體主管單位。不僅多家“黑戶”順利轉正,更有許多外地NGO在東莞設立分部。

外界用“大膽”來形容東莞這場社會改革,但鮮為人知的是,之前東莞已經摸索了整整四年。

虎門一工廠,某社會組織的社工們與工人們一起娛樂,為工人們減壓。社會管理一環套一環。(蘇仕日/圖)

起步:政治壓力下一路小跑

作為視力0.1的視障人士,葉照明是一名東莞普惠社工服務中心的助理社工師。在東莞,共有七家像“普惠”這樣的社會機構,它們是東莞探索社會改革最早的載體。

這些機構都由民間自發組織,但無一例外,它們都是官方信得過的伙伴。

“對你的背景要知根知底,政府才放心。”東莞大眾社工服務中心總干事余欣說,在國外,社工可能會為弱勢群體跟政府抗衡,但東莞引進社工是為了和諧社會。

響應中央社會建設的號召只是外因,東莞有“世界工廠”之稱,由此衍生的社會矛盾也更尖銳。東莞一份有關社會建設的文件稱,金融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