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改革“尖兵”的自我革命

順德的愿景是,3年內建起“小政府、大社會”的雛形。這意味著,順德不僅要“自我革命”,還要把改革向體制外延伸。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用“協同共治”總結其核心。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民為上——“社會管理創新”新年專題報告

一年以來,“社會管理創新”成為熱詞。

中國經濟市場化的大潮早已深入人心,社會加速轉型,公民權利意識高漲,對公共服務需求強烈,社會矛盾和沖突不斷增加。轉型中的社會需要一個與之相適應的政府,一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治理方式。

這一年里,傳統的維穩思維面臨挑戰,政府需要不斷強調民生,需要更加尊重公民權利。政府不能再像昔日一樣統管一切,需要厘清自身職責,實現自我解放和賦權于社會。

這一年里,從中央到地方,許多嘗試在進行。中央綜治委名稱中的“治安”變為“管理”,信訪擴權、群眾工作部在各地成立,重大項目“維穩評估”普遍推行,政府為社會組織松綁,自我削權向“小政府,大社會”轉型。這些變化將啟動社會的力量,推進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

中國歷史上,曾長久保持著鄉土自治的傳統。重新認識社會的力量,讓一些職能重新回到社會,亦是從文化傳統中汲取智慧。政府放開手,推動社會多元共治,才是中國長治久安的保證。

社會為上,民生為上,正是南方周末專題報道的主旨所在。

“大部制”之后,新一輪改革令順德再次站在聚光燈下,“要推進社會建設,首先要做的是改革政府”。

改革的要點還是政府部門、領導干部本身,“如果你真正愿意去改,去讓渡權力,我覺得在中國的體制下,沒有干不了的事,因為權力都集中在那里”。

你要是問我政府是不是改革里的受損者,我覺得,(政府)應該也是受益的。”

時隔兩年,新一輪改革令廣東佛山的順德區再次站在聚光燈下。

1992年,鄧小平在這里結束南巡,留下一句“發展是硬道理”,順德自此登上改革舞臺。2009年“大部制”改革“石破天驚”。

2011年的改革更富野心:以社會體制綜合改革統領三大改革,意圖打通政府與社會間的藩籬,消弭社會體制與經濟發展間的差距;法定機構的試點、民主決策機制的完善等內容都引人矚目。

順德的愿景是,3年內建起“小政府、大社會”的雛形。這意味著,順德不僅要“自我革命”,還要把改革向體制外延伸。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用“協同共治”總結其核心。

對于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認可的這支廣東社會建設“尖兵&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