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十二五”期間全面取消“以藥養醫”
1月10日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上,鄧海華再次強調“十二五”期間全面取消“以藥補醫”,理順補償機制。不少衛生廳局長表示,取消“以藥補醫”意味著醫院收入結構的重大調整,要想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政府必須加大投入。
1月10日,在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十二五”期間全面取消“以藥補醫”,理順補償機制。一方面為了維護公眾的利益,為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是為了這支隊伍,醫生不再做“替罪羊”,醫生不要被腐蝕。
2009年新醫改實施以來,人們似乎并沒有享受到更多的實惠,反而切身地體會到:醫療費用越來越高,醫療亂象越來越多,醫患糾紛越來越激烈。“以藥養醫”成為眾多專家指摘的焦點。上世紀五十年代對公立醫院實施的“以藥養醫”政策,曾對保障公立醫院的運行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到目前為止,一些醫療機構仍然依賴藥品收入作為重要補償渠道,客觀上不斷推動醫藥費用的不合理上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